第十七節 調整部署
章節報錯
“就你知道體恤下屬,是不是?”於萬映呵斥道,“我問你,要是幽州軍打過來怎麼辦?”
“指揮使,應該不至於吧?如果玄鐵軍無詔前來,不就等於謀反了嗎?退一步說,即便他們真的攻來,我們的兵力足夠在攻城圈外,再建一道防禦圈。近衛軍本來就長於防衛,步軍司部隊更是騎兵的剋星,在他們能突破防線之前,我們肯定就破城了。擒賊擒王,抓住建鴻羽,量他們不敢跋扈。”申奉敬舔了一下上嘴唇,“再說,若真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更不能輕易損失兵力,畢竟我們的兵力也只夠建兩道作戰陣線。”
“你覺得就你懂軍事,是不是?”於萬映滿臉憋的通紅,“我問你,咱倆到底誰是本堂正官?我再問你,要是貽誤戰機,致使陛下有個閃失,哪怕是少了一綹頭髮,你擔當得起嗎?”
申奉敬看到於萬映搬出義帝安危來壓自己,覺得再說下去也沒什麼意義,於是放棄了爭辯,在馬上一拱手,“您是本部正印,一切按您的命令辦!”
“剛才我就是太信任你了,才導致延誤了半個多時辰,要是出了問題,到時再治你的罪。馬上調整戰術,全軍立即全力攻城!”於萬映一副大權在握的樣子。
申奉敬心裡一陣說不出的膩歪,臉上卻不見任何表情,嘴中稱道,“是!就請指揮使親自指揮,一切按指揮使的命令辦!屬下這就去傳令。”說罷,打馬離去。
羽王宮碉樓的頂樓上,賀 平 章請示建鴻羽,“指揮使,步軍司調整戰術了,黏住我軍的部隊開始後撤,有轉向密集陣型發起衝鋒的可能,我軍應如何應對,請示下。”
“這不是申奉敬的作風,看來於萬映接管指揮權了。”建鴻羽揮手對一個傳令兵說,“去給我找把椅子。”
傳令兵應聲而去。
建鴻羽這才又對賀 平 章說:“步軍司是專職防衛的部隊,本來就不配什麼攻城器械,這回就更不可能有了。他們能採取的攻城戰法很有限,你覺得會是什麼?”
“無非尋個巨樹撞門,或是結龜甲陣疊羅漢爬牆。”賀 平 章淡淡的回道。
“都很原始,你能猜的出,想必應對之法也是有的?”建鴻羽以一種期許的眼光看著賀 平 章。
“追隨指揮使和陸參贊多年,屬下再笨,也還是能記住一些的。”
“那就好,以後知道怎麼辦的事,就不要再來問我了。”建鴻羽滿是信任,“這種事,你原來的上峰陸參贊就從來不會問我。”說到這,他流露岀一絲惆悵,“以後你也要向他一樣。”
“指揮使放心,我這就去安排。”賀 平 章一躬身。
“擬完令,就發吧。”建鴻羽坐到傳令兵搬來的椅子上,閉上了眼睛。
“是。”賀 平 章陷入了沉思。
“報!”一名步軍司傳令兵小跑著來到於萬映馬前,雙手捧上一支系有布帛的羽箭,“城中射出數十隻同樣的信箭。”
“什麼內容?”於萬映劈手掇過那支羽箭。
“這……”傳令兵沒敢接話。
於萬映瞪了他一眼,自己解開繩子,扔掉羽箭,抖開布帛,定睛看去,只見上寫面著,“於博遠、於月川謀逆犯上,已拿問待勘。著於萬映革去現職,即刻獨自進宮請罪,不得有誤。步軍司官兵,凡聽其令進犯王宮者,視同謀反,罪不容赦;凡被迫脅從者,一旦停止抵抗,概不追究;凡反戈一擊者,論功行賞;有斬獲首惡者,官升三級,銀賞一萬。特奉懿旨,佈告全司,鹹使知聞。”落款蓋的是雍州侯的印信。
“矯詔!”於萬映氣得將布帛揉作一團,擲於馬後,“陛下昨日還向我下特旨,要我今日接駕返京。一夜之間,推翻帝諭,又不見陛下蹤影,定有驚天之變。全軍立即與我破城勤王,使天理得之昭彰!”說完,他抽出佩劍,向羽王宮方向作斬擊狀,喝令道,“全軍出擊!”
在碉樓頂樓上,賀 平 章持續觀察著城下步軍司的行動態勢,眼見:先是,內圈部隊有序退出箭樓射程之外,再與外圈部隊合兵一處,組成一個巨大的環陣;接著,環陣像個活物似的,在緩緩蠕動中,轉換為四道整齊的線列長陣;進而,每道長陣又如刀切斧劈般,整齊分裂成數十個小方陣,完成新的戰術編波。
他心中不禁暗自稱讚,步軍司果然無愧於天下精銳之稱,竟能在短短一刻鐘內,實現這等規模的部署重整,執行力之強,令人歎為觀止。
這時,一個傳令兵朗聲報道:“前方情報,敵軍現平行王宮內牆列陣,在每道內牆對面均部署四行八列三十二個小方陣,其中第一、三行為重灌步兵,第二、四行為輕裝步兵。每個小方陣正面十人、寬五步,縱深十五人、長六步。”
“再探!”
“每道內牆對面的三十二個小方陣中,均有兩陣除常規兵器外,還攜行剛伐倒的巨樹一棵。”另一名傳令兵報告。
“隨探隨報。”
賀 平 章在心中盤算,後勤輜重部隊一般佔全軍的三成,照現在的陣列情況看,步軍司本隊根本就剩不下多少作戰部隊,更不會有預備隊,絕對是要全力突擊,而我方又要拼死守城,這就是一場純消耗戰。
每道外牆上的我方守軍僅有一百二十五名,卻要承受兩千四百名敵軍的攻擊,戰鬥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這種情況,我是不是應該去請示一下指揮使?可他轉念又想,不過好在倉促之間,敵軍確實拿不出什麼其他戰法,憑藉城堅炮利,也不是完全沒有抵抗之力。
加上居高臨下,佔有絕對情報優勢,戰場可說是對我方單項透明,戰鬥或有轉機也未知其可。
況且指揮使剛剛才表示過不要輕易請示他的意思,他也不是不在現場,不瞭解情況。現在他一言不發,我卻戰事未啟就去請示,會不會降低他對我的評價?
正在好生躊躇之際,傳令兵又報,“敵軍向前運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