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的想法是,讓你學習前朝的留侯,逐漸轉型為一個地位崇高、名滿天下但不觸碰實權的榮譽元勳,這樣咱們和孩子就可以安全穩定、無憂無慮的生活下去了。”孔露華惋惜之情難以自禁,“當初勸你不與鍾甘爭那個王爵,也是因此。有兩棵大樹擋在前面,可以充分為我們贏得轉型的時間。誰知鬧了這麼一出,兩棵大樹同時倒了,其中一棵還是咱們不得不親手砍倒的。哎,也許確是命該如此吧。”

“古人說,英雄不可自剪羽翼。”建鴻羽很虔誠的求教,“咱們自釋兵權,難道不會變的任人宰割?”

“凡事沒有一定之規,總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若主君是一個嫉賢妒能、外厲內荏之人,不但不能自剪羽翼,反而還要招兵買馬、壯大實力。可是,義帝卻是不世出的梟雄之主,狼顧鴟視、虎步龍聲,他絕不會允許臥榻之側有他人鼾聲。同時,只要能維護他的權力,就是血海深仇,他也能一笑泯之。所以,只要你成為一塊成全他君臣佳話的招牌,他是絕對捨不得砸的。只要你沒有對他的實際威脅,你就會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就算帝后要構陷你,他也必定全力維護。”孔露華深情的望著建鴻羽的眼睛,“只不過,也許我太自私了。我的夫君也是蓋世豪傑,多年血拼打下的基業,又怎麼能捨得拱手與人?那只是我想要的生活,卻不是我夫君想要的生活。”

“那你想要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呢?”

“我想要的生活就是,和你一起陪孩子長大,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我讓你失望了,對不起。”

“不用說對不起,你也永遠不會令我失望。在我心中,我的夫君是天下無雙的蓋世豪傑。”

“那我們下一步的對策呢?”

孔露華決絕的說,“只有橫下一條心,拼個你死我活。”她望著天邊快速翻湧的雲浪,“川流不息的青雯,預兆著亂世的到來,也許命運真的會站在你這一邊呢。”

“說到命運,我記得你剛才說,曾聽過那個神秘紅衣女人的傳說?她究竟是什麼人?或者是什麼神仙鬼怪?”

“她是神仙鬼怪之外的存在。”

“那是什麼?”

“你聽說過列國紛爭時代,流傳的王朝三德輪替的說法嗎?”

“娘子莫不是又在逗我?我是書讀的比你少,但也知道王朝輪替是五德之說,即金木水火土五德相剋而王朝替,不是三德。”

“五德之說從五素學說演化而來,旨在解釋王朝輪替的合理性,讓百姓安於天命。屬於陰陽顯學,是說與芸芸眾生聽的。但五素本是解釋天地之間萬物構成的學說,強用來解釋天地本身的執行,就顯得十分蒼白。因為難以自圓其說,除了五德相剋王朝替的理論,還產生了五德相生王朝更的理論。前朝宰輔、大儒為了證明國祚的正統,反覆爭論研討,前後三次修改其朝的德性歸屬。先稱高祖為赤帝之子,居火德。後又易之為水德,最終才定論為土德。這種反覆,就是因為學說解釋力不足,不能起到安撫人心的作用。”

“娘子果然博學,陸邦籍跟你比起來,都算不上什麼了。”建鴻羽拍馬道。

“陸參贊的學問不比我差,只是術業有專攻而已。”孔露華臉微微一紅,“他專注於’史’部,而我偏重於’子’部。”

“五德之說解釋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真正觸及大道的本質。實際上,這個學說本來就是為了混淆眾生,而編撰出來的。”

“既然是編撰出來的,那為何還能經久不衰?總有些道理吧。不是有那麼一句古話,叫’存之者必有其道’嗎?”

“因為普通人就不願意直面真相,他們只能接受非是即否的簡單邏輯,只喜歡確定的結論,那樣他們活著才省心、才有安全感。”孔露華頓了頓又說,“另外,統治者也希望其他人都不要接觸真相,這樣才有利於他們透過重構資訊,來有效運作權力。”

“這麼說三德之說就是真相?”

“只能說更接近真相。”孔露華的視線像要延伸到無限遠方,“我始終懷疑,以凡人有限的生命和智慧,是否能真正觸及那些神秘莫測的領域。”她收回目光,接著說,“三德之說,傳於道家密學《萬法圭旨》,從古口口相授,只有極少數人有緣得聞,我父親就是其一。”

“娘子快說與我聽。”建鴻羽對知識總是充滿無窮的好奇心。

“聖人遺經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孔露華解釋著,“這混成之物就是不可描述的萬物之源,聖人認為它轉化為道,又根據道的特性為其起了個凡人能夠理解的名字叫大,逝、遠、反就是我們常說的一、二、三。”

“這個我聽說過,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