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諾眼前一陣狂閃。

法典之上,那些新出現的畫像,和魏詢的畫像一起消失了。

顧嫣然的畫像,也化作無數光點,進入李諾身體。

這意味著書法能力也變成了永久。

李諾一臉疑惑時,恰好吳管家從外面走進來,他回頭問道:“外面發生什麼事了嗎?”

吳管家詫異道:“少爺你怎麼知道外面出事了?”

李諾愣了一下:“出什麼事了?”

吳管家道:“少爺不是抓了姓魏的嘛,他的弟子,和一些書院的學生,聚眾跑到大理寺鬧事,要大理寺放了他……”

“然後呢?”

“然後老爺下令把那些鬧事都抓起來了。”

“……”

李諾舒了口氣,難怪法典上畫像激增,隨地吐痰只是治安處罰。

煽動民意,聚眾鬧事,衝擊官府,興致惡劣至極,一般情況下,也得進去蹲兩年。

不過,朝廷對這些學生向來寬容,應該不會有太嚴重的後果。

雖然不是他直接下的令,但這件事情的源頭還是他。

正是因為他抓了魏詢,才間接的導致了聚眾事件的發生,兩件事情,是因與果的關係。

不過正好。

也省的他再跨州去折騰那些書法大師了。

此時,宮中。

三省已經收到了御史臺和京兆府衙的反饋。

一眾官員,面面相覷。

那些學生的行為,無疑是觸犯律法的,而且是極其嚴重的情況,是對朝廷威嚴的極大挑釁。

換做其他人,抓幾個領頭的,當街斬首都不過分。

朝廷以往,是太慣著這些學子了。

這讓他們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朝廷每一次都會退讓。

李玄靖可不會慣著他們。

還有那魏詢,他以為和權貴勾搭,暗中搞的那些小動作,朝廷真的不知道?

他以為李玄靖不知道?

好好的,惹他作甚?

不過,這些人固然有錯,但他們的身份特殊,還真不能重罰他們。

那些閱歷較淺的學生,本就是最容易被煽動的群體,如今科舉在即,十萬考生齊聚京畿,一不小心,事情就會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真的到那時候,誰對誰錯,就不重要了。

偏偏大理寺的職權極其獨立,在依律辦事的情況下,除了陛下,三省也沒有權力命令他們放人。

想要化解此事,還得另闢蹊徑。

淳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