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小毛驢(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笙看著眼前的印章,問宋道雋:“這東西是從哪兒來的?”
宋道雋簡單說明了一番,趙笙嘆了一口氣:“這是南詔皇室的秘文,這東西,分明來自王庭。照這麼看,那些我們沒有追查到的糧食全都來了南詔。”
宋道雋點點頭,趙笙卻很是無奈。“你我當初都以為,大祭司弄這些糧食,是為了在西南鬧一場混亂,可最終糧食卻來到南詔。這是否說明,南詔跟大祭司關係匪淺。”
宋道雋深以為然,“或許大祭司從南詔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否則千辛萬苦弄這麼多糧食到這來做什麼?”
令狐圻恰好進來,告訴二人:“我倒是打探到一點訊息,這事或許跟大皇子有關。”
“說說看。”
“一年前,南詔大旱,老百姓顆粒無收,國家缺乏糧食,眼看就要發生大亂。這個時候,便有流言四起,說是國王犯下罪孽,遭到天譴,所以老百姓才跟著遭殃。”
流言傳到老國王耳裡,氣的他中風,在那之後,身子一天比一天弱。
這時候民心不安,群龍無首,大皇子就站出來,說要向神靈祈求糧食,如果神靈要懲罰,那就由他一人承受。
於是,大皇子在烈日炎炎下,斷食三日,暴曬三日,只為給老百姓祈福。
在眾目睽睽之下,老百姓親眼見到,神靈雕像的法器之中,不斷有稻穀流出。
眾人紛紛跪地磕頭,感激神靈庇佑,又認為是大皇子,得了上天的庇佑,他是神靈選中的國主。
隨著大皇子的祈福,老百姓不僅有了糧食,天也開始下雨。自此,大皇子在老百姓心中,便是神靈一樣的存在。
此言一出,趙笙跟宋道雋都啼笑皆非。
“不管這件事,大皇子是怎麼設計的,橫豎老百姓見到了真正的糧食,災情得到了緩解。大家也都願意相信大皇子。”
“難怪,我說這大皇子篡位,逼迫父親出家,老百姓怎麼還依舊太平過日子,完全不影響踏歌會。甚至,都沒人議論大皇子的不是。”
這在中原,老百姓雖然嘴上不說,可誰都清楚,那是為了保命,不敢妄議皇室。
可令狐圻打探到的訊息,老百姓對這位大皇子居然發自內心的讚揚,覺得他早就該當國主了。
這說明,大皇子謀算人心,很有手段。
趙笙擔心起來,若是如此,那老國主發出的求助信,怕是作用不大。
朝廷想要跟南詔建立穩定的關係,就不能冒著得罪南詔民心的風險,去幫助一個已經日暮西山的老國主。
當然,若是對方能拿出有價值的好處,聖人就肯定會是另一番考慮。
國與國之間相交,謀算的都是利益,正義與否,只看時事如何。
宋道雋也隱隱擔憂起來,若是大祭司與大皇子聯手,想要吞併西南,那朝廷的風險就更大了。
可大祭司在哪兒呢?
宋道雋覺得,此人肯定來了西南,畢竟神木在此。
“會不會在宮裡?我今天聽到訊息,說是南詔的大國師回來了。”
“大國師?”趙笙與宋道雋同時看著令狐圻,從前可沒聽說過此人。
令狐圻解釋道:“這位國師多年以前便存在了,只不過當年南詔大旱,國師與大皇子聯手發願,祈求老天爺的憐憫。大皇子斷食暴曬以示誠意,大國師入野象山捨身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