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當天。因為按習俗要到祖墳去祭拜,所以陳葫蘆推著新媳婦到了山上田裡。因為道路難走崎嶇。所以車子一直在顛簸。顛著顛著新媳婦說肚子疼。就趕快推回來,找了村裡的赤腳大夫王明祥。

赤腳大夫王明祥看了看以後說這病他治不了。讓趕快找接生婆。因為新媳婦不是生病了,是懷了孕要生孩子了。

在村裡的接生婆到了以後,新媳婦就當天就生下一個七斤多的大胖小子。

陳葫蘆一家傻了眼。去找王媒婆算賬。

王媒婆說她並沒錯。

“你嫌你原來的媳婦兒不能生養,說要找個好生養的,這不是,這不是給你生了個大胖兒子”。

“親家,我要給你道喜來,你看你兒子今天結婚,你今天又抱孫子,這是好事啊,這是雙喜臨門!”

“雙喜臨門?”陳葫蘆他娘光翻白眼,說不出話來了。

“王媒婆,你把我們一家當二傻子呢。”陳葫蘆嗷嗚一聲就衝上去了。

最後兩家大打出手。

卻也沒有離婚,繼續還過了下去。

至於這個孩子到底是誰的。誰也不知道。因為王媒婆的女兒地瓜花,在孃家就出了名風流,有好幾個相好的。

反正總歸不是陳葫蘆的,他們以前都不認識。要不也不會接了這個綠帽子。

而人家回了孃家的明蓮,嫁給了鄰居家的大哥。第二年就生了一對龍鳳胎。夫妻兩個恩愛非常。村裡人趕集有見到明蓮的,都說人家胖了,氣色也好了,一看日子過得就舒坦。

反觀陳葫蘆家,自此以後,陳葫蘆家就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

說到這裡,兩個小姑娘十分的興奮。

“哈哈哈哈,雙喜臨門。你知道嗎?別的村有人叫陳葫蘆雙喜臨門呢!咱村沒人敢叫的,這要讓陳葫蘆聽見了,還不得給人拼命啊。”農村裡這些家常裡短雞毛蒜皮的事,不管是大姑娘小媳婦都會為此津津樂道。

此時魚也都捕完了。每家都分了幾條。許丁寧分到了一條大鯉魚。幾條鯽魚,還有很多條小沙裡趴。

許丁寧就拽著紅英和華玲到自己家去。

“走,咱去炸小魚”。

兩人都說:“算了算了,我們家也有,再說炸小魚多費油啊,用鏊子炕炕吃就行,我們到家自己做,你家的留著到你爹來再吃吧。”

“不用不用,我娘說了,我家今年油有不少了,再說每年過年的時候我爹也發魚,我家過年有魚吃。”許丁寧的爹在煤礦上做正式工。家裡生活水平不錯。礦上每年過年的時候也發不少魚,這兩個小夥伴家裡就清苦些。他們平時對他都很好。趁這個機會請他們吃點也是應該的。

兩人也知道她家裡富裕,就不再推辭,高高興興的跟回家了。

過一會兒屋裡就傳來了歡聲笑語。

沙裡趴是種個頭小小的魚。沒有亂刺,肉質細嫩。剝洗乾淨後,掛上一層薄薄的麵粉。放到花生油裡一炸,鮮香好吃。媽媽還給他們炒了個白菜心,用韭菜炒了個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