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七十二章 棉甲(第1/2頁)
章節報錯
兵曹將招募五百名常備都士卒,並同時補錄五百名正、輔兵的通知與要求下發至各營。
三日後,李耀武率楊連吉及兵曹人員,親自把關招募常備都及正輔兵士卒。
李耀武對常備都士卒的要求很高,要是營田司正、輔兵,且弓馬嫻熟,能開硬弓。
可架不住咱靈州地傑人靈,英雄輩出,數個時辰,五百名常備都士卒便已招滿。
正、輔兵招募也以臂力過人,能開硬弓者優先。
李耀武再從講武堂考核評為優秀、排在前五的各營都頭,經考核弓馬專案後平調至常備都。具體人員分配情況為右三都劉遇勳、左四都阿越(羌人)、右四都李純安、左五都籍辣苗苗(羌人)、右五都於長水。
李耀武的這一選人用人導向,使得今後參加講武堂培訓的學員們,形成更加積極主動,爭先恐後的學習氛圍,這自是後話不提。
十個常備都組建完成。
李耀武率眾將士苦練陣型與技藝。每天為將士們貫徹的理念便是,上馬能射箭,下馬能開硬弓,最後抽出長刀發起衝鋒。
這咋一看是練騎兵,實際上更偏重於步兵,作戰時火力輸出全靠硬弓重箭與長刀,個個都能以一抵三,騎兵、弓兵、步兵的話都能幹,三項全能。
……
十月下旬,李耀武接到親兵報告,戶曹主事呂良初、前營副指揮使兼左一都都頭曹達洪率常備左一、右一兩都士卒,購買生鐵八千餘斤已到達新一堡。
得知訊息後,李耀武喜出望外,出了軍營,興致高昂的帶著黃志渠、左二都頭李延忠等前往新三堡。
判官賈江根據各堡實際情況,撥付各堡生鐵三百至五百斤不等,用於製作農具及生活用品。餘下五千餘斤押運至新三堡兵工署。
中營負責人王鐵良早已等候在北門。見到李耀武過來,行禮參拜。
李耀武笑道:“老王,咱們是生死之交的老兄弟了,不搞文官的那一套迎來送往。”
王鐵良鬧了個大紅臉,低頭說道:“新三堡擴建後,將軍還是頭回過來,我陪將軍到處走走?”
李耀武點頭同意。
秋收後,新三堡開始了擴建專案工程,現早已完工。
大家習慣稱原來的老區為南堡,擴建的北區為北堡,北堡的面積將近為南堡的八成。
北堡中主要有營指揮使衙門,棉紡作坊、鐵匠作坊以及新成立的兵工署等建築物。
李耀武到營指揮使衙門坐了一會兒,前往兵工署。
兵工署大門禁閉,上面寫著“軍事重地,閒人免入”。
王鐵良道:“將軍,兵工署門禁森嚴,卑職也是進去不得。”
李耀武點點頭,笑著道:“規矩嚴點好。老王,你就先回衙門,我去去就來。”
黃志渠敲了敲大門,衛兵前去報告兵工署主事。
兵工署主事為原工曹前往崖州的宋志軍。
宋志軍是黃志渠推薦人選,李耀武令功曹考察後,覺得其忠誠謹慎,能吃苦耐勞,做事紮實,同意任命。
宋志軍見李耀武與黃志渠到來,連忙上前道:“不知將軍、巡官到來,志軍失禮。”
宋志軍又令衛兵拿來袖章替李耀武帶上,尷尬的說道:“巡官要求,外人一律不得入內。將軍進入,也須戴上袖章。”
李耀武心情特別好,打趣道:“黃巡官,您們保密工作做的很好嘛。是需要學習漢代太尉周亞夫治軍,將文帝也拒之營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