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三十三章 英雄(第1/2頁)
章節報錯
次日清晨,李耀武、賈江、馮子安及戶曹人員前往靈州城,一是向韓璞報告甘州情況,二是跟度支司協調撥付相關物資。
一行人沿著漢延渠一直往南走。
靈州的冬天氣溫相對暖和,氣溫高於兩側的河西與夏綏地區。因為靈州平原的南邊是六盤山,北面是鄂爾多斯高原,西面是賀蘭山,東面是呂梁山脈,可見靈州是一個低窪的平原,因此溫度高於兩側。
李耀武、賈江到達衙內都指揮司後,等候了片刻,便得到衙內韓璞的召見。
眾人行禮後,韓璞示意請他們坐下。李耀武先道:“衙內,末將本次前來,主要向您報告三個方面的事情。一是昨日營田司接收了400餘戶近2000甘州來的難民,並得知歸義軍曹太保與甘州回鶻之戰的詳細情況,並將原甘州刪丹城南的里正馮子安已帶來,是否要叫他進來?”
韓璞道:“你先說吧。”
李耀武道:“今年十月,曹太保親率數萬大軍東征,勢如破竹,攻克肅州、玉門縣、甘州,狄銀被迫逃往焉支山。就在歸義軍即將平定甘、肅兩州時,聽聞狄銀聯合了北方的達怛部落,曹太保已往後撤退了,功虧一簣啊。”
李耀武長嘆一聲,心中未為歸義軍深感惋惜。
歸義軍的創始人張議潮一直是李耀武心中的民族大英雄、偶像。大唐大中二年(848年)張議潮帶領漢人反抗吐蕃人,發動了起義,成功收復瓜沙二州,推翻了吐蕃人近百年的統治,後又收復甘、肅、涼等河西地區十一個州,得地四千餘里,戶口百萬之家,重回大唐的懷抱。他功成名就後卻選擇放棄節度使之位,前往長安覲見天子,並在京就職。
在“安史之亂”後,節度使成為地方割據諸侯的代名詞後,張議潮的行為,尤為震撼人心。
可惜後來河西各州又淪陷,歸義軍也僅剩下沙瓜兩州之地。張議潮的孫子時任歸義軍節度使張承奉在朱溫代唐時,建立西漢金山國,自稱“金山白衣天子”。
而曹議金繼位後卻去天子位,自稱歸義軍節度使兵馬留後,重新投入中原王朝的懷抱,李耀武也是特崇拜他的,所以為他深感惋惜。
這時的李耀武正是一位正義感爆棚的少年,喜歡朔方軍韓遜、韓洙這種忠於中原王朝的節度使,崇拜歸義軍張議潮、曹議金這種不遠千里歸順朝廷的節度使,厭惡河北三鎮以及鳳翔李茂貞這種割據作亂的節度使。
“光榮,你在為曹太保感到惋惜?”
李耀武見韓璞問他,忙點頭稱是。
韓璞又問道:“你知道為何曹議金稱太保?”
李耀武搖了搖頭。
韓璞道:“朝廷任曹議金為沙洲刺史、歸義軍節度使、檢校司空,他卻因張議潮曾任太保,常將自己比做張議潮,自稱太保。”
李耀武連稱是。
韓璞又道:“那你知道這次曹太保為何突襲發動東征之戰了吧?”
李耀武答道:“他想恢復歸義軍往日榮光?”
“是的,這次你答對了。可你知道為何張議潮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