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常峰(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我們雙峰並峙,足可保燕境無虞!”常峰收回目光,微笑著看了眼靈峰,剛才的那場勝利讓他的信心無比膨脹!
這是幽州軍對陣周軍的第二場勝利!五萬騎對陣四萬騎,贏的還是常峰!與第一戰不同的是,這次北周統兵的將軍是柱國大將軍李源,四萬騎裡還加入了兩萬騎龍捲風輕騎,但北周還是輸了!
若是放在以前,僅多出一萬騎的齊軍肯定會潰不成軍,但現在敗退的卻是李源!雙方投入了全部的主力,血戰一個時辰後,李源見各自損失了近萬騎,心知已經無法取勝,便鳴金退回鎮遠關,而常峰繼第一戰大勝對方兩萬騎後,再次贏得了攸關生死的一戰!
常峰連勝,並非僥倖,作為北境抵禦北周南下的最重要屏障,常峰掌控的軍力可謂是齊國的並壁江山!雖然不久前的北征折損了一些兵將,但為了防止北周乘勝追擊,姜琮很快又將幽州的軍力補充到了五萬騎兵和十五萬步卒!
北周半月前的進攻只是派了兩萬騎兵和三萬步卒,均是鎮遠關駐軍,僅派如此少的兵力進攻,也是有其道理的:
其一,此時的北周境內並不太平,失去東京白城的赫連晨霧仍在頑強抵抗,率著數萬軍民,在整個周朝北境與統軍追擊的林虎周旋,赫連清風為了消滅隱患,派出了大量兵源協同林虎,去追擊赫連晨霧;
其二,赫連晨霧所經之地,越來越多的生周部族心生反意,國內的賊寇也屢禁不絕,為了彈壓他們,赫連清風不僅不敢再徵兵南進,反而派出更多軍隊去維持國內局勢,所以一時間無法徵集到太多軍隊;
其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赫連清風認為此時的燕京風雨飄搖,已是一擊即破的狀態!
之所以會這麼想,原因就在於齊國新帝姜杉帶來的好訊息!姜杉先是派人與赫連清風議和,自願割讓海河以北的所有土地,包括雄城燕京!雙方今後以兄弟相稱,齊國歲供絹銀摺合白銀五十萬兩,然後開榷場互市、永享太平。
赫連清風當然明白這個與自己互相利用了幾十年的老朋友不會如此好心,但這麼好的條件怎麼可能不去接受,雙方當場就在青城簽了密約。
燕京城給是給了,但其所在的五州之地仍須赫連清風自己去取,因為常峰沒有歸順姜杉!姜杉告訴赫連清風,自己安插在幽州軍中的人,悄悄帶回了兩萬人回到河南。常峰發現軍中有異常後,立即開始在軍中清洗異己,受到影響的至少又有兩三萬人,軍心已經受到極大動搖;
另外姜杉還扣押了常峰留在京城的兩個嫡子,雙方正在派人商議,常峰雖然有割據一方的野心,但對於兩個愛子,則顯得有些優柔寡斷,不斷在談判中讓步,如果再有一些外力施壓,常峰說不定就會崩潰!
赫連清風知道姜杉所說非虛,各處水堂匯來的訊息都證實了姜杉所言,所以赫連清風決定在常峰站穩腳跟前火速出擊,將失去多年的燕北之地收入囊中!
可惜,幽州軍真實的情況與姜杉、赫連清風的想象相去甚遠!
首先,幽州軍久經戰陣,戰力本就很強,甚至不下於御林軍!加上軍隊大多由跟隨楊徵多年的靈峰道士依楊徵練軍的方法編練,無論是實力還是士氣,遠非其他邊鎮可比。
其次,姜杉所能影響的兵將都是近期擴軍時安插進去的,經過常峰的整肅,人數雖然變少了,但軍心更齊,實力不降反升!
第三,燕京城囤積了大量糧草,那條對抗北周的防線已經苦心經營多年,幾處城池也都修得異常堅固,足以堅守很長時間。
第四,常峰以哀兵迎戰赫連清風的驕兵,戰術又佈置得當,第一戰誘敵深入,在燕京城下以逸待勞,以多勝少;第二戰又出其不意,騎兵輕裝突進,迎頭痛擊陣腳未穩的李源!
兩次大戰,北周南侵的軍中有不少是北燕降軍及其後人,他們本就在周朝低人一等,很多人在兩次戰役後投降了常峰,既迴歸故土,又省去回營後被責罰的風險。那些戰力不弱的周軍,不僅彌補了幽州軍兩戰的損失,甚至還多出近萬人的軍隊,這讓常峰更是意氣風發!
身為常峰左膀右臂的靈峰低聲問道:“大將軍,現在姜琅也稱帝了,末將建議您還是接受他的策封吧。”
“先不急,等救了犬子再說吧。”常峰道。姜琅和姜杉都有意封他為燕王,但連戰連勝的常峰已經不滿足這個稱號了。
靈峰繼續勸道:“姜杉不仁,棄將軍如敝履,那些勸進將軍自立的皆為阿諛之輩,只為一己之私,想陷將軍於不義之地,唯有助晉王正位,才是大將軍職責所在!”
“道理我懂,但晉王人少地寡,現在姜杉準備親征隴左,姜琅未必能頂得下來,我若此時與姜杉撕破臉皮,兩個犬子身死事小,若是他與北周夾擊於我,卻當如何是好?真人不必多言了,我自有計較,待我們站穩了腳跟,再看這天下之勢如何演變吧。”靈峰搖頭道。
“我也非要將軍立即答應下來……”靈峰仍想相勸。
常峰臉色微變,道:“真人啊,我知元寶現在在姜琅陣中,你說的我自會考慮,現在我們還是多作準備,迎接北周下一次強攻吧。”
“是——”靈峰抱拳應道。
“羅先生。”常峰低喚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