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備戰(第1/2頁)
章節報錯
之所以是在談妥後半個月才開這個朝會,一是怕訊息太快傳到北周,如果知道林虎不在軍中,北周計程車氣將更加高漲,所以須等林虎差不多回東周後再說;二是用半月時間與三大家談妥條件,讓他們出錢出力,光靠國庫那點錢還真不夠。
“是,陛下。”莫德正道:“兩個月前,北方有訊息傳出天龍教教主逝世,東周僻謠,只是冒充教主者在宣揚佛法時被北周刺客當場戳穿,東周舉國震動,北周趁機發兵。
在策反大量原是周朝御林軍的東周軍官後,勢如破竹,僅僅一個月就攻取了整個渤海國,目前正集結十萬大軍,兵鋒直指東都白城!
半月前東周皇帝遣渤海王和宰相為使,與我國諦約,兩國合力夾擊北周,我朝扶持赫連清風一統周朝,並給予其一定的糧食物資,而周朝允諾歸還燕北所有國土和鎮遠關!”
“陳裕,運糧的情況如何?”姜琮問首輔。
“回陛下:一共分三批船隊運送,第一批於十日前發出,林虎和宗桓隨船而行,最後一批已於四日前出發,預計半月後可至黑龍港,一共是二十萬石糧食,一萬套軍械,另有一些棉服被襪等物資一同發出。泉州官倉幾乎已經搬空了!”陳裕回道。泉州是出海商船的基地,也是陳家的搖錢樹。
姜琮道:“很好,此次密談由樞密院主導,內閣輔助,締約已成,與北周一戰無可避免,還有人要說的嗎?”
“臣工部待郎啟奏!”
“你一個工部的湊什麼熱鬧?說吧。”姜琮微微皺眉,雖然龐宛官拜二品,但清流中真正有影響的還數許輕寒。
許輕寒白麵短鬚,瘦削高挑,四十來歲,臉龐俊美無雙,只是眼圈有些發黑,盡是一臉疲態:“陛下,若真如莫大人所言,我們的確應該支援東周,可發不發兵還應商榷一番,如今百姓貧苦,兵甲不盛,就算聯合東周亦未必會有十足勝機,如戰事經年累月,臣恐一旦啟戰,國力將難以支撐,就算戰事順利,若助東周一統北境,不異於驅狼迎虎,我國將面臨更大危機!”
“如今國泰民安,百姓富足,臣參劾許輕寒朝堂妄言、動搖軍心之罪。”諸薪傳立即說道。
“如今稅賦日重,良田多為權貴、富戶侵吞,多有百姓賣地轉為佃戶,因無點滴積蓄,稍稍受災便會變為流民,全仗朝廷賑濟,連續兩年水災,朝廷耗資甚巨,才止住流民之勢,你且問問戶部還有多少庫銀?”許輕寒怒目望向諸薪傳,雖身無半點武功,但氣勢卻是十足。他一說完,立時有多名清流官員參劾諸薪傳。
姜琮打斷道:“許輕寒,你一介書生懂什麼軍國大事?朕念你這兩年治災有功,姑且不治你妄言之罪。”
“陛下,臣張致遠想對許侍郎說兩句。”
“准奏。”姜琮道。
張致遠道:“許侍郎,諸位大人,這一戰必須要打了,若是讓赫連清風一統北境,我河北堪憂,洛陽堪憂,大齊堪憂!
二十年前一戰讓我們收復了河北一半的沃土,北周之所以一直不敢發兵來攻正是擔心背後的東周,這麼多年來,他們與東周的戰端幾乎沒有停過,如今赫連清風覓此良機,豈肯輕易放過,他的主力盡在東北,北周已經騎虎難下,我們正可趁此機會奪取鎮遠關!以絕後患!
至於承諾幫東周一統北境和對方給我們的承諾一樣,均是虛無飄緲的東西,許大人不必介懷,如果他們兩敗俱傷,再次打成千萬個部落,那就更好了。我們的目標只是驅走周虜,統一華夏!
只要這一戰勝了,再扎牢北方的藩籬,就無須那麼多士兵,不用那麼多戰馬,國家也就不需那麼多稅收,燕北的無數良田都可以正常耕作……所以,這一仗必須得打,必須得勝!”
許輕寒道:“若果真能萬眾一心,許某願身先士卒,為國赴死,怕就怕要大家出錢出人出力的時候個個都縮在後面,就像這兩年賑災、修壩時的模樣!”
“臣劉晏也想說兩句!”
“準。”
“陛下,張大人、許大人說得都有道理,在和議時微臣就贊成這一戰,只是光靠國庫和增加稅賦勞役恐非上策,臣建議陛下向宗親、豪門徵借財帛、糧草,若日後收復北地,再以沃土償付!”次輔劉晏奏道。
“不成,那拿什麼補償給賦稅、征戰的百姓們?將來北地的百姓又以何為生?”許輕寒急道。
張致遠道:“你就是太耿直了!劉大人如此妙計為何到你嘴裡就變得這麼不堪?這些土地大部分都荒著,趕走了周虜,可以養活的人口何止千萬,有土地的權貴也不是個個那般吝嗇,如今戰機難得,正是我大齊合力向外之時!”
許輕寒道:“那臣奏請陛下為天下作表率,削減宗親王侯的年俸,開徵莊田稅賦……”
“夠了!”姜琮怒道:“今日暫且容爾等各抒己見,明日起再有妄言者以動搖軍心之罪處之!莫德正、張致遠,命你樞密院在半月之內擬出作戰方案,推選領軍將領,準備後勤補給;陳裕、劉晏,你二人攜六部全力配合樞密院行事;姜杉,你負責兩邊協調;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