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是把國家的利器當成了自己的私人物品在使用,任何一個國家的君主都不會容忍的。

再加上,這些敵國派往大隋的使者的回報,都是異口同聲的說:大隋朝廷並不承認這些打著黑山衛旗幟的部隊是大隋的戰士。

自然,這些黑山衛戰士的任何行為都不是大隋帝國皇帝的意志體現。

這種種反饋回來的資訊,一下就把這些被黑山衛進攻國家的國主們給整不會了。

世界上怎麼會有如此奇葩的事情?

各個敵對國家的國主們非常的不理解,在大隋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情?

黑山衛如此強的戰鬥力,如此大規模的部隊調動,居然不是大隋朝廷的意志體現。居然沒有拿大隋朝廷的一點點軍費?

難道這大隋朝廷是假的嗎?

這些國主們都奇怪,這大隋到底是誰在做主?

堂堂大隋的帝王麾下都是些拿著刀劍計程車兵,而這些黑山衛可都是用的可以遠端就殺傷的熱武器。

很明顯,要是大隋皇帝麾下計程車兵殺過來,大家還可以抵抗一陣子,至少還有戰鬥的勇氣。

可是,自從和黑山衛打了一仗,讓黑山衛在野戰中給打了一個兩萬比零的戰損以後。再沒有一箇中亞和東歐國家敢和黑山衛硬碰硬了。

現在,各國只能採取對付土匪的辦法,繳納一些金銀從而買一陣子平安。

至於這個一陣子是多長時間,那就要看黑山衛的心情了。

特別是,在黑山衛的庇護下,摩教的傳教士和黑山衛系統的商隊已經是肆無忌憚的進入到這些國家,傳教的傳教,做生意的做生意去了。

除了看黑山衛的心情,有一種情況,黑山衛是一定會出手的。

那就是,這些進入各國的傳教士和商隊的商人受到了委屈。

此時,黑山衛就彷彿是被捅了的馬蜂窩,戰鬥力比打國戰的時候都要強悍許多。

百十人的小股黑山衛戰隊,出入各國邊境,猶如無人之境。

而百十人的戰隊,為這些受委屈的傳教士和商人撐腰那是足足夠了的。

在一年內,各國對這種狀態也早已見怪不怪了。反正也打不過,也就擺爛了。

現在,這些國主考慮的關鍵問題是。

那,我們這些國家該去找誰求和?難道我們被打了就是活該嗎?

大隋不承認對這些戰爭負責,只是說這是私人武裝的行動。

當各國使者去追問是哪個人的私人武裝的時候,就再也沒有得到任何大隋官方的回答或是解釋了。

這種沒有國家承擔責任的戰爭,和強盜入侵有什麼區別?

關鍵是各個國家都打不過這猶如強盜一般的黑山衛大軍啊。各國現在能做的,就只有給邊境各集團軍上供,伺候好這些大爺。

並約束國內的各種勢力千萬不要去得罪黑山衛系統的傳教士和商人。

以期獲得短暫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