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及帝國法老猶豫是破釜沉舟的決一死戰還是投降賭一把的時候,從大隋國內增援而來的第五集團軍也已經用兩個月時間,趕到了開羅城舊址。

而且,整個歐洲的大規模、成建制的戰鬥也基本沒有了。

這一下,黑山衛又空閒出來了四個集團軍。

李睿根據李復和李興兄弟兩人在針對德意志大公國戰鬥中的表現安排李復回國整頓後勤,全力保障前線部隊戰鬥所需。

安排李興帶領第一集團軍成立歐洲聯軍,廣泛徵集當地人成立歐洲警備隊,幫助第一集團軍共同維持歐洲大陸的秩序。

這種安排,還是沒有明確的給出兩人到底是誰來最後繼承黑山衛。

本來大家還以為留下來駐守歐洲的李興是李睿心中默定的繼承人,可是你再兵強馬壯,在這現代戰爭中,若是沒有強有力的後勤保障,部隊的戰鬥力還能剩下多少?

讓李復去管理整個後勤集團,那就是把黑山衛的根基都交到了李復的手上。

當然,現在的後勤以及軍工集團都是杏兒在管理,李復只是從旁協助和學習。

但是,這是很明顯的權利交接的前奏啊。

所以,李睿這麼安排兩個兒子以後,黑山衛諸將還是無法表態和站隊,因為誰都不知道李睿最後是怎麼一個想法?

要是站隊站錯了,萬一落到一個魏文通那樣,回總部當參謀的下場,那就太悲催了。

其實,這是李睿在全面培養兩個兒子。

他們的短板是什麼,李睿就要他們去學習和鍛鍊什麼。

李復帶兵打仗很有一點李睿當年的風範,既能穩妥推進,也能冒險突擊。但是處理後勤,管理民政的能力偏差。

所以,李睿把李復調去黑山後勤集團補一下短板。

而李興恰恰想法,對後勤的重視超過對戰鬥部隊的重視,若是這樣長久下去,戰鬥部隊必然離心離德,那以後仗還怎麼打?

所以,李睿就要他帶著第一集團軍直接對歐洲進行軍管,並招回來大量的歐洲殘留下來的那些嚇破膽的本地人組成歐洲警備隊,其實就是歐洲版本的偽軍。

讓李興好好嘗試一下帶領大軍,以及稱王稱霸的感覺。

不然,這李興一點野心和魄力都沒有,以後李睿怎麼對他予以重用?

在安置了兩個兒子以後,李睿自己下令調集,第二、三、四三個集團軍進入歐洲。

只不過這次,李睿並沒有讓黑山衛一窩蜂的從埃及湧入歐洲,而是安排第二集團軍在非洲西部的班珠爾登陸。

安排第三集團軍在非洲最南端的開普敦登陸。

安排第四集團軍在非洲東部海岸的伊斯庫舒班登陸。

這就形成了第六、第五集團軍從埃及進攻,其他三個集團軍分別從非洲的西、南,東三面圍攻非洲的局面。

李睿這是把整個非洲當成了一個國家在用兵。

反正,現在整個海洋都只有黑山衛的海軍在無敵馳騁,其他國家都不會有遠洋的航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