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女帝楊嬋兒不得不捨出了一個大隋公主的名分來安撫自己的這個寡婦堂妹。沒辦法,誰讓人江夏王並沒有真正的開始造反,李睿就先發制人的幹掉了他的夫婿呢?

這,除非是朝廷大張旗鼓的說清楚江夏王的情況,給江夏王扣上造反的帽子,否則,對江夏王一家就只能安撫。特別是已經成了寡婦的這個楊馨兒郡主。

不管以後是怎麼孤立他們都好,至少是表面上要做給大隋其他的王爺看看,他們女帝、睿帝兩口子還是講道理的一對夫妻。

雖然李睿、楊嬋兒兩口子,在整個大隋朝堂上,已經沒有什麼好的形象了,但表面文章還是要做一做的。

至少顯得他們兩口子有敬畏之心啊。

坤封五年,楊勇當年的老臣子們基本都退的差不多了。新上來的臣子們一大把來自於黑山書院的心學院,還有一小部分來自大隋的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人才。

至於黑山衛系統,人才的選拔就更為科學和嚴苛。

但或許是待遇好且社會地位高的緣故吧,不論多嚴苛的選拔,都會有大量符合要求的人來報名。

一旦透過科學的篩選方法優選出來的人才更是在世人眼中就立即揚眉吐氣,光宗耀祖了。

現在整個大隋已經快接近兩億人口了,而黑山衛戰士的總兵力並沒有突破一百萬大關。又分佈在遼闊的大隋各地,所以,普通老百姓也只能透過報紙和口碑來了解這些大隋的保護神了。.

沒錯,透過長孫無垢不懈的努力,現在整個大隋的人都知道大隋的保護神是黑山衛,而不是那些九邊精銳或者是駐屯軍。

老百姓更是知道,這黑山衛的領袖不是女帝楊嬋兒,而是女帝的夫君,那個被民間傳說為大隋第一軟飯王的李睿。

哦,當然,現在是睿帝,那就是大隋第一軟飯帝了。

本來長孫無垢是想大力氣去宣傳李睿,讓李睿以後能迅速上位,從而也可以加強自己的地位和自己子女未來取得成就的上限。

而且,女帝楊嬋兒對長孫無垢宣傳李睿一點意見都沒有,她就巴不得把李睿逼到前臺,讓自己退下來後,讓李睿來輔佐自己的兒子楊佑當好皇帝。

所以,長孫無垢對李睿的宣傳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讓老百姓都知道了李睿的功勞和本事。

可是,讓長孫無垢沒有想到的是,李睿根本就不上這個套。

往往長孫無垢費好大的勁頭把李睿的形象樹立了起來,李睿就會來一個自我形象的摧毀,把所有的功績和睿智都按在女帝的腦袋上。

這《大隋日報》雖然是長孫無垢在當主編,算是她在打理,可這裡也是黑山衛系統的產業,李睿在這裡的影響力和權威性,可不是一個主編所能比擬的。

因此,在李睿的有心引導下,大隋的老百姓雖然都認可了李睿的功績和能力,但依然會覺得這一切都是在女帝楊嬋兒的指導下發生的。也就是說,李睿軟飯王的帽子不但沒有摘掉,反而戴著更牢靠了。

這不,在民間,李睿吃大隋女帝這一碗超級軟飯的故事都被說書先生變成了演義故事,在到處宣講。

自然,這故事裡面的李睿和楊嬋兒是一對有情有義的患難夫妻,經過無數生死劫難才能成為如今大隋雙聖。

民心、民心,什麼是民心?

民心,說複雜確實是複雜,誰都說不好如何才能完美的取得民心。但,要是說簡單,其實也是無比簡單。

女帝楊嬋兒如今威加海內、四姨賓服,老百姓都以自己是大隋人而自豪和驕傲。老百姓對女帝是發自內心的感激和臣服,這是女帝得到了民心。

而李睿也是得到了民心,只是他另闢蹊徑,放大自己媳婦的作用,把自己的決策和指揮能力,弱化成執行能力。

從而得到了老百姓的喜愛和尊敬。

以至於老百姓說到女帝的時候,都恨不得要跪下磕一個頭,個個都是一臉激動和感激的痛哭流涕的表情。

而說到李睿的時候,老百姓都是開心的,都說李睿是有福氣的,怎麼走到哪裡,哪裡都打勝仗呢?

糊塗勝利的李睿,英明佈局的女帝楊嬋兒,真是一對絕配。

「媳婦,這民心可用,那你就趕緊出一個政策鼓勵生育吧。現在生產效率太低,而我們的地盤又太大,沒有足夠的人口不行啊。」

在自己的洗梧宮內,李睿和楊嬋兒一邊在池塘邊釣魚,一邊閒聊的時候,李睿突然來了這麼一句話。

「早就有鼓勵的政策了,有鼓勵多生育的,有鼓勵移民的,只是大家的故土難離觀念比較重,需要多點時間,讓移民過去的人得到了實際的好處後,大家就會追著你要移民資格了。」

楊嬋兒隨意的回答著。

回答完後,立即就反應過啦了,這不對。

獎勵生育和獎勵移民的政策早就頒佈了,這李睿是知道的。憑自己夫君的那堪稱變態的記憶力,這種事情怎麼會忘記呢?

這不對,夫君問這句話的意思,絕對不是表面上那種詢問一個政策的制定或者是執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