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掌櫃,您老好。”

李睿很尊敬的給老人家問了一句好,再開始說事。

“我們從北邊來,也不瞞著您老,本來是來這青溪躲災禍的。但看到您這店子裡面絲綢的質量和價格後,就想順便賺點銀子。這身上有錢,到哪裡都有底氣不是嗎?”

李睿這話,沒有一句真話,但連在一起卻又是此時他真實意志的體現。所以,表達的那是發自內心的誠懇和實在。

也正因為如此,飽經憂患的老掌櫃也沒有看出李睿言辭中有什麼假話和陷阱。但楊掌櫃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所以,也沒急著說話,而是揮了一下手,示意李睿接著說。

李睿自然不怵,於是繼續忽悠:

“但是呢,我們在北方的基業也丟的差不多了,暫時是沒有辦法和人手來保護大規模的交易車隊。而貴寶號又在這青溪縣城裡面,這萬一那天有個什麼風吹草動,我又擔心這貨物根本出不了青溪城。”

“看來貴客也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就像我剛進屋時說的那樣,我們負責把貨物送到大隋境內您指定的任何地方。貨到之前,您付個定金就好,貨到您的地頭上,您再結賬全款就是。”

看著李睿因為思考而糾結的模樣,旁邊的楊五斤再也受不了這種優柔寡斷了,直接推開店鋪的側門,從楊掌櫃出來的地方拐進後堂了。

沒辦法,楊五斤非常想這貴客能在自己店鋪下單,但他又受不了這種討價還價的精神壓力。

好在他很清醒,知道自己比較笨,不敢留在這裡壞了掌櫃的套路,只有先離開。

走入後堂的楊五斤平復一下心情後,又實在是放心不下這單他引進的生意。要是他不在場,掌櫃的不算他的業績了,豈不是可惜。

糾結了一刻鐘以後,楊五斤靈機一動,倒了三杯水。他藉著端茶倒水的由頭,又轉到前面的店面裡來了。

可楊五斤轉出來的時候,前面店子裡就只有掌櫃的一個人了。這短短一刻鐘,不可能就成交什麼大生意。但心中的期望還是讓他用顫抖的聲音問出來了:

“掌櫃的,客人走了啊,有成交嗎?”

“老頭子做了一輩子生意,還是第一次碰到這種人。五斤啊,你小子運氣來了。這單要是談成了,我找東家,給你要個最少十畝地的獎勵。說不定東家一開心,賞你更多好處。”

“謝謝掌櫃的美言,要是有獎勵,我一定孝敬您老一半。”

楊五斤到底是在商場混的,耳濡目染之下,這點基本的人情世故還是懂的,不然,豈不是顯得自己太不懂事了。

“臭小子,老爺子什麼時候要過你的孝敬?做好份內事就是孝敬我老人家了。東家的賞賜你自己留著吧。”

“謝掌櫃的。不過就這麼倒杯水的功夫,那貴客能下多大的單?”

楊五斤很明智的岔開了話題,他這個族中長輩,他還是知道的,雖然什麼都好,但就是有點愛貪小便宜。

今天他雖然

(本章未完,請翻頁)

說了不需要自己分一半東家的賞賜,但那只是為了不落人口實。不給別人有機會說他貪財沒邊,還分自己晚輩的東西。

但要是自己真以外這是長輩的風格而不送禮,那就是自己真蠢了。只是這禮物的時機要講究一點,要避開東家賞賜的那幾天,還要找個什麼合適的理由。

比如,過年過節的時候去看望長輩,而順帶送份厚禮,他還是會滿意的。以後在幹活的時候也就會多多照顧自己。

楊五斤為什麼這麼篤定呢?

因為在這店子裡幹了幾年,各種情況都試過。要是一年到頭完全不理會這個長輩,那第二年自己就會做最累最髒的活,還沒工錢。

要是每年端午和春節都去給楊掌櫃送禮,特別是禮物的貴重程度達到自己收入的一半的時候,那第二年自己的收入就會翻倍增加,而且乾的還是輕鬆的活。

不然,怎麼李睿他們來消費成衣的接待就偏偏是他楊五斤接了呢?要知道就李睿消費的那幾百兩銀子,他的提成都有好幾兩碎銀可拿。

當然,這裡面肯定會有這楊掌櫃的一半,要是楊五斤忘記了這個“規矩”,他很快就會失去這個有油水的崗位。說不定還會回到後面繼續去掃廁所、刷糞坑。

“所以說我老頭子今天開眼界了啊,你看。”

說著楊掌櫃從身上口袋裡拿出一張紙,在楊五斤面前展開。

由於幾年楊五斤“表現良好”,楊掌櫃就沒把他當外人,直接就把手裡一直攥著的幾張紙遞給了楊五斤看。

“嘶,銀票,這麼多。這是真的銀票嗎?”

楊五斤看到上面的數字後倒吸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