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宿命因果,李淵起兵反大隋(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管這些一時英雄的反王作何感想,此時,李睿真是一語成讖。在東都洛陽宇文成都已經拿著自己表弟、表妹的死來遊說自己的父親和爺爺造反了。
這鞏義鎮的宇文恭姐弟的爺爺和宇文成都的爺爺可是親兄弟,他們幼時也是一起玩鬧的夥伴。如今被李睿在鞏義鎮給咔嚓了,宇文成都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雖然知道黑山衛的厲害,但現在李睿隻身出遊,隨行的不過寥寥數人。得到確切情報的宇文成都就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他們宇文家和楊家本來都是前朝的望族,歷來都是互相看不上眼的。只不過這楊堅膽子大,先拔了頭籌,建立了大隋帝國而已。
大勢所趨之下,宇文家族選擇了對楊堅臣服,從而蟄伏起來發展,以待時機取楊家而代之。
而宇文成都因為是宇文家的嫡孫,對此是心知肚明的。加之他又年輕氣盛,自然不會做到和自己父親、爺爺一樣的老謀深算。
而宇文化及和宇文述也對宇文成都的舉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由著他去折騰,就希望用年輕人的衝勁來彌補一下自己的所謂謀略中血性的不足。
反正,宇文家底蘊深厚,就算宇文成都的事情沒有做圓滿,他們也能有機會做好善後,出不了大問題。
因此,宇文成都就發現,自己居然可以調動以前完全調動不了的家族資源。甚至對家族死士和私兵都有了一定的調配權利。
有了家族支援的宇文成都更加的膽大,對如何起事的計劃也是反覆修改斟酌。最後宇文成都決定,在宇文家族勢力相對雄厚的江都,找機會幹掉李睿。
用李睿的人頭祭旗,然後順著運河打回洛陽,趕女帝下臺。
當然,計劃制定並得到家族的同意後,調兵遣將也是需要時間的。就算宇文家在江都的勢力底蘊比在洛陽強很多,但要避開李睿和女帝的耳目,還是要用一些水磨功夫慢慢讓兵馬到位的。
在宇文家族緊鑼密鼓的安排江都起事的時候,本來應該遠在太原的李淵,也悄悄的潛伏進了洛陽。
其目的也是不問可知,他也是要擇機謀反。
其實,那十九路有勇無謀的反王,還真是翻不起什麼大浪,歷史證明,他們都只是攪亂天下的炮灰。
真正對大隋王朝有威脅的,就是哪些門閥世家。他們有知識、有謀略、有底蘊、有關係,一旦謀定後動之時,往往就能給大隋王朝帶來巨大的傷害。
李淵的反心也是由來已久,以前只是在猶豫,而自從李世民在靺鞨就那麼詭異的陣亡以後,李淵就認定李世民的死亡和楊家有關係。
下定決心,一定要為李世民報仇的李淵,也就只有造反一條路可以走了。只是以前有李世民做一些聯絡各方勢力瑣事,還輪不到他唐國公親自出面。
這次沒辦法,沒有李世民的李淵,在這種涉及家族存亡的這類造反大事上,只有自己親自出馬來刺探訊息。聯絡各種友好勢力,意圖找到機會,對大隋女
(本章未完,請翻頁)
帝一擊必中。
他的想法是在洛陽攻擊女帝。
結果李淵在洛陽待了一天,就從朋友哪裡得到資訊,黑山衛在小站的基地只剩下了一些留守人員,整個黑山衛的作戰部隊都轉移了。
據李淵的朋友猜測,應該是女帝安排他們緊急出動到某個地方剿滅哪一路反王去了。
這對李淵來說是個天大的好訊息。
他唯一忌憚的就是那黑山衛,現在不知道什麼原因,黑山衛不在洛陽了,這就是機會啊。等拿下女帝以後,這黑山衛再回來也是沒有意義了。
於是,李淵開始聯絡早就在洛陽周邊留下的伏兵。
這些伏兵,有的是京師六衛中的某個衛,有的是洛陽周邊的某個鎮的民兵,有的是太原商人的保鏢和護衛。
總之,這麼多年,太原李氏透過各種途徑,在洛陽周圍埋下了三萬精銳部隊。這次李淵孤注一擲的全部動員了起來。
李淵是個明白人,這造反的事情就是開弓沒有回頭箭的買賣。要麼成功上位成為帝王,要麼失敗後被帝王抄家滅族,沒有第三條路好走。
所以,一旦決定造反,就要用盡全力。不然首鼠兩端猶豫不決,最後受傷的就只有自己家族了。
隋,大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
隋東都洛陽突發兵變,包括殿前司一半人馬、京師六衛中的神策衛、洛陽郊外大營中的一半人馬、山西全部富商等多個部門,內外勾連,同時發難。
女帝措手不及之下,一時間,洛陽城九個城門失守了三個,整個洛陽被攪的雞犬不寧,猶如外界的亂世一般。
李淵在後面指揮了一陣子,一直等了三個時辰,直到他的部隊開始進攻皇宮的時候,都沒有發現黑山衛進入戰場。
此時的李淵終於確定以及篤定黑山衛不在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