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很明白,弘農李氏是被自己殺怕了,其他六家門閥可都還沒有受到自己的打擊,根本沒有感受到切膚之痛。

他們怎麼會自動放棄已經到手的利益,從皇室楊家的合作者降級為跟隨者甚至奴僕呢?

“其實,和門閥世家共治天下,這已經由來已久,要不是你搞的免費教育,開啟了民智,要治理天下江山,還是要靠他們這些有知識有文化的門閥子弟。”

女帝對現實認識的很清楚。

也同時對李睿的遠見卓識佩服的無以復加。

本來以為只是李睿一時無聊而做的《三字經》,以及為了給長孫無垢找點事情混點而在鄉村開戰的大量免費教育的工作。

經過這麼多年的培養以後,現在看來卻是挖了門閥世家統治的根。

因為有太多的貧家子弟讀了書,有了見識,知道了天地的廣闊,更會發奮圖強。

雖然,能從貧寒出身突破階層到達士子的階層很難,可以說是百不存一的淘汰率。

可是,架不住這人口基數高啊。

大隋這些年可是風調雨順,加之高畝產的土豆和番薯的大面積推廣,整個大隋再無凍餓之人。

這億萬百姓開啟了智慧之後,爆發出來的力量是驚人的,也是李睿沒有預計到的。

至少,他現在的黑山科學院裡面那可是人才濟濟。

不但理工科的人才多,就連文學、音樂、語言等各個方面都有出來拔萃者不斷湧現。

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少數幾個門閥世家把持知識,用來奴役廣大老百姓的時代了。

“確實,以前是沒他們不行,現在可是不一定了,天下讀書人那麼多,少了他張屠戶難道還要吃帶毛的豬不成?”李睿自然是明白自己媳婦的意思,也是順著說了一句。

“吃好了嗎?要是吃好了,看看這個。”

看著楊嬋兒點頭,李睿從衣袖中拿出一個紙卷遞了過去。

“這是在李家抓的幾個刺客的口供,相信在十二他們的審訊之下,這口供的真實性還是能有保證的。”

現在這種審訊俘虜的活計自然有龍衛的審訊專家去辦,根本就用不著李睿出手。

要是這點小事都要李睿親自出手,甚至動用元力去影響對方的意志,那龍衛的那幾個審訊專家,和幾個衛星境界強者就該買塊豆腐去撞死算了。

楊嬋兒接過李睿遞過來的口供,簡簡單單的幾行字,一會就看完了,楊嬋兒沉思了一會以後對李睿說:

“是不是我們的步子邁得太大,讓其他人看到了危險,從而坐不住了?”

李睿也是想了一下後才回答:

“恐怕有這方面的原因,不然這些遠在千萬裡之外的國家也沒有必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花費如此多的精神,甚至不惜收買弘農李氏的旁支這種閒棋冷子。”

“那你說怎麼辦?”照例,楊嬋兒需要李睿的決斷。

“我是這麼想的,你看看合不合適?”李睿還是謙虛了一句,然後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