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塵埃落定,圈禁後自生自滅(第1/3頁)
章節報錯
因為,開始幾場戰鬥,對方可都是零傷亡就把自己的部落武裝給斬盡殺絕,自己手中的武裝完全不是對手啊。
在這種悲觀的情緒籠罩下,哪怕是有七百萬大軍又有什麼用?
無非是多浪費一些黑山衛的子彈而已。
要說,黑山衛攻打東南亞,投入這麼多。
獲得的土地都分給了老百姓,自己還真沒什麼回本的生意好做。
所以,漓兒最近總是給李睿來電報,不斷的在李睿的耳中抱怨,這趟東南亞之戰,黑山運營集團沒賺到錢,自己家的買賣虧大了。
李睿總是笑著對她說三個字:“等等看。”
隋,大業十七年十二月初十八日。
東南亞八國,在所屬七八百萬部隊被全部殲滅後,帶領剩下的不到一千五百萬老弱婦孺,整體投降。
本來做這些東南亞八國的國主們還準備用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來阻止大隋的軍隊。
按他們腦中的傳統觀念,北邊朝廷的軍隊在戰爭中固然是鐵血,但對放下武器和普通老百姓卻是柔情的很。
這就是儒家思想的教義帶來的後果。
所以,深受儒家影響的東南亞八國的國主們都在寄希望於這“人盾”。
可是,他們的算盤打錯了,他們碰到的可不是由傳統儒家教義武裝起來的大隋軍隊。
他們碰到的是可以在高句麗執行“蝗蟲”戰略,在倭國可以執行千里無人煙的“焦土”戰略的黑山衛部隊。
於是,那堆砌在黑山衛前進方向上的兩千多萬平民,迅速的被分化,打散,消滅。
在人口消耗到只有一千五百萬的時候,東南亞八國的國主們終於清醒過來了,這次的這個北方朝廷和以前的歷屆朝廷都不一樣。
他們是真的敢殺人啊。
沒辦法,為了給自己的國家民族留一條根,東南亞八國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了。
也許投降後也是滅亡,但至少,不是當場被斬盡殺絕。
只要當場不死,總是還有希望的。至少,這東南亞八國的國主是這麼想的。
對黑山衛、對魏文通來說,既然對方投降了,那就更好辦了。
自己計程車兵也不用一個一個的去解決這些東南亞猴子了,直接給他們的國主下令,要他們自己的國主去組織他們行動就好。
什麼行動?
自然是按照戰前的預案,把這不到一千五百萬人,遷移到南海的一個小島上。
當然,這個遷移的過程也是血腥和暴力的。
開始,各國國主聽說給一個島嶼讓自己這些土著國家能夠安身立命。還互相慶賀,認為總算是有了喘息的機會。
相信只要有了踹息的機會,再從這些大隋軍隊手中偷一些技術或者是武器回來仿製,以後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總有熬出頭的那一天。
到底是受到儒家教義影響的北邊朝廷,最後還是妥協,給了自己這些人一條生路。
但是,隨著遷徙的開始,慢慢的就發覺了不對。
這次遷移,每個人只能帶十天的口糧,當然國主可以優待,帶一個月的口糧。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