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戰爭動員,千軍萬馬只為糧(第1/3頁)
章節報錯
隋,大業十七年,七月初七。
已經厲兵秣馬三年的,黑山衛終於露出了他的獠牙。
李睿也在一個月前,從洛陽南下,親自坐鎮南寧,這是黑山衛第一次大規模開啟對外戰爭。
如此大手筆的對外戰爭,對黑山衛的指揮系統,情報系統,後勤保障系統都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所以,李睿不放心,要在距離戰場最近的地方盯著。哪怕出了紕漏,他也好隨時,就近指揮解決。
哪怕是準備的再充分,一旦動用六個軍,十八萬野戰軍參戰,後勤保障就是一個艱鉅而且複雜的系統工程。
本來大業十六年春天,各部都基本準備完成,是李睿硬生生的把攻擊時間押後了一年。
李睿不是神經,而是他在等無線通訊技術的完善並軍事化。
現在,透過黑山科學院科技工作者,兩年來沒日沒夜的研究試驗,終於完成了一款行動式無線電的研究,並在黑山工業強大的製造產能支援下,已經量產。
其實,李睿是作弊了,他幾乎是完整的支出了科研的方向和路徑,黑山科學院的技術員人員,也就是進行了落地和可行性改造。
但即便是如此,也花費了兩年才達到量產和可以使用的程度。
不說別的,就那個電池,就讓黑山科學院的院長巢元方差點著急的去自殺。
因為,巢元方知道,這是要用於軍事的重要軍需品,耽誤一天,黑山衛就會有巨大的損失。
但又不能不保障質量,要是質量不過關,不皮實,戰場上關鍵的時候,裝置壞了或是出點小問題,那就是要無數人掉腦袋的。
他們這些研發人員也是要上軍事法庭的。
研究花了兩年,在研究的同時就安排人進行了人員的秘密培訓。再花了大半年進行量產,這才在大隋十七年,在黑山衛第三、第六、徵南軍三個集團軍的進攻部隊連級單位完成了列裝。
而黑山衛的其他集團軍,包括第三、第六、徵南軍這三個集團軍的其他未參戰部隊,這種無線電臺也只列裝到了旅級。
沒辦法,事情有輕重,在保證作戰部隊的需要以後,剩下的只能這麼分配了。
當然,按黑山工業的生產能力,不用兩年,這種便攜的無線電就可以全軍列裝到連級單位了。
有了這種通訊保證,李睿至少可以相信,自己的部隊不會成建制的被敵人消滅。哪怕是陷入重圍,只要能合理分配彈藥,就能堅持到支援到來。
說實在的,現在黑山衛要突圍,難道還有那隻武裝能攔得住?
別忘了,黑山衛可是擁有熱武器對冷武器的碾壓性優勢。當然,現在還加上了一個通訊聯絡的優勢,這就把古人的很多所謂的兵法給打了一個稀爛。
因為,現在雙方的資訊是完全不對等的。
這在戰場上資訊不對等,哪裡還有什麼戰陣的懸念?只是看黑山衛願意花費多大的代價罷了。
要是黑山衛不計傷亡的猛衝猛打,估計一個月就能結束全部戰鬥。
但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犧牲戰士性命是李睿最不贊成的進攻方式,他寧可多花點銀子,多砸一點炮彈,把敵人的陣地打垮,讓自己的子弟兵少點損失。
至於時間,李睿不缺。雖然自己的子女在長大,但要用自己忠勇計程車兵的性命去換的時間,李睿不會要。
所以,在有巨大的優勢在手的情況下,李睿的仗依然打的謹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