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哈爾和林,和平後新的戰場(第1/2頁)
章節報錯
黑山衛只要求,突厥承諾退出所有佔領的大隋領土,退回突厥境內;同時保證黑山衛系統在突厥境內一切生意的安全,並免稅。那麼黑山衛就收兵,不再攻打和掃蕩兩部突厥。
突厥王庭的大漢一聽還有這種好事,當然是馬上答應了。要知道,這黑山衛可是把突厥所有能打的部落都給打殘了。
沒有一隻突厥部落能和黑山衛在戰場上相抗衡,不說是和黑山衛抗衡了,突厥各部,哪怕是戰鬥力最強的部落尼日部落,也根本就沒有還手的餘地,只能是被黑山衛單方面的屠殺。
這就像一群狼衝進了羊群,羊兒只有想著怎麼跑的命。
突厥各部就如同那群羊,只要被黑山衛給盯上,也就只能想著怎麼跑能跑掉了,怎麼跑能多跑出去幾個族人,打是一定打不贏的。
這段時間,雖然前期是突厥入侵大隋,可是很快入侵的部隊就被黑山衛給趕出來大隋。並且,黑山衛順勢攻入草原,也就幾個月的時間,這大草原上被黑山衛給滅亡的部族可是不止一支、兩支。
但凡被黑山衛抓住了尾巴,找到了蹤跡的部族,如果沒有第一時間就逃跑。那麼下場就只有一個,被滅族。
此時,他們突厥各部才想起了黑山衛的兇名。
黑山衛可不是那軟弱的大隋部隊,黑山衛的將領也不是由孔孟之道武裝起來的腐儒。黑山衛的將領個個都是受到李睿的影響,巴不得把異族斬盡殺絕的心學標兵。
所以,在黑山衛各部的強大壓迫下,突厥王庭透過春風細雨俱樂部得知了黑山衛的停戰條件後,馬上就選擇了求和。
並主動把掀起對大隋戰爭的部族或者是對大隋黑山衛作戰勇猛的部族首領的首級獻給了黑山衛,比如東部突厥的尼日部族、西部突厥的尼亞部族等部族首領的首級,作為平息黑山衛怒火的禮物。
這樣一來,在李睿玩玩打打,一邊前進,一邊欣賞大漠風光,用了兩個多月,逐漸向突厥王庭逼近的時候,兩國就已經在一個多月前停戰了。
李睿也是想的開,既然現在不是滅亡突厥的時候,那麼就趕緊停戰,好好做生意。從經濟上繼續掠奪,並達成一定程度的控制。讓突厥逐漸形成和大隋經濟的互補和依賴。
說是議和,說是不要突厥割地賠款,但實際上卻是變相的讓突厥投降。
大隋人可以不吃牛羊肉,可是突厥人不能不吃糧食啊。
透過這次戰爭,清除了勇於反抗大隋黑山衛蠶食的那些頭腦清醒,不吸食fs膏的部族領袖。留下來的都是一些目光短淺,得過且過,還沉浸在祖上榮光裡的那些蠢材部族頭人。
這個戰略,其實前段時間已經執行的頗有成效了,只是突厥王庭的那些當權者或者說是可汗,在高建武的蠱惑下還想做出最後的掙扎,意圖擺脫黑山衛的經濟控制罷了。
經過這次戰爭以後,相信突厥的貴族
(本章未完,請翻頁)
們都認清了事實,他們要是反抗黑山衛,等待他們的就是馬上亡國滅種。
比如,反隋同盟裡面的高句麗和契丹、室韋等國,以後的歷史就不會再有他們國家的痕跡了。
但如果,突厥能老老實實的不去招惹大隋、黑山衛,他們這些貴族還能好好的享受人上人的生活,繼續做他們的老爺、大汗。
所以,東西兩部突厥王庭都陸續接受了黑山衛的條件,簽署了停戰協議。就算是突厥還有一些有識之士,要規勸可汗或貴族,也會被其他大多數貪圖平安享樂的人所阻止。
而這些苟且的人,都有自己的理論。他們說服那些有識之士,只有現在先向大隋黑山衛妥協,才能儲存自己實力。只有儲存了有生力量,才能有以後突厥整體崛起和民族重塑輝煌的機會。
表面上看,這套說辭是有道理的,因此也佔據了主流市場。但他們這些投降派不知道,一個民族一旦被打斷了脊樑,是再也挺不直的。
現在,在他們激烈的反抗下,李睿都能用經濟奴役他們。一旦他們放棄了抵抗,和大隋形成了經濟共同體,那麼等待突厥的就只能是逐漸的被同化和消滅。
只是,亞洲還沒有統一,李睿還沒有做好直接面對歐洲士兵的準備,加之兩部突厥的地盤太大,地理位置也太特殊,所以李睿才採取了這種相對溫和的掠奪和同化的方式。
當然,在大勢所趨之下,實在被投降派說不通的有識之士,就會被眼前短暫安逸生活迷住雙眼的人,無情的殺害或驅逐。
這一切發生的很快,在李睿抵達哈爾和林的時候,透過一個多月的大清洗,整個突厥就基本上大局已定。
在哈爾和林,已經沒有守衛來盤查李睿這些江湖打扮人士了。整個城市非常繁榮,西域的皮貨、大隋的絲綢茶葉等奢侈品,以及各種地方小吃,在哈爾和林的街頭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