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朝廷招安方臘的工作進展的很順利。

有黑山衛的強大武力在後面頂著,代表朝廷出來談判的黑山衛獨立師的師長王未和代表大順的太子方天定,也就談了一天,就原則上達成了協議。

其實,大家都知道沒什麼好談的,也就是做做樣子,讓代表大隋朝廷的黑山衛和代表大順的方天定坐下聊聊天,大家都有個臺階下就是了。

因為,朝廷的要求並不過分,基本上就是黑山衛勸降信上的那幾條。

而且,招安本就是一個勝利者對失敗者的體面的處理方式,作為失敗一方的大順本就沒有什麼議價空間,點頭簽字就是了,不然呢?

黑山衛在高句麗和靺鞨的兇名那可不是吹牛吹出來的,而是實實在在的殺人殺出來的。你當黑山衛回大隋國內後,就改吃素了?

你想什麼好事呢?

大順朝廷那四萬部隊,可不就是黑山衛給大順朝打的一個樣嗎?

這就是李睿的高明之處,我本就是想要招安你,但前提就是要先把你打怕、打服。

只有把你打怕了,你才會老老實實的接受招安。這樣,就完全斷絕了了方臘為了權宜之計,降了又叛的小心思。

接受招安,你就保住自己的性命和財產;不接受招安,你就失去一切。

大隋的招安條件很簡單,也是勝利者的常態:

取消偽大順朝廷,方臘成為大隋青溪侯,原來大順的朝臣、十多萬部隊即刻進行整編。

多數曾經作為大順朝臣的人才,被大隋調往其他地區另有任用,當然也不至於委屈了這些人才。

而一小部分方臘的親信則留下來作為青溪侯府的屬官,這就是保留了方臘的最基本的班底。

方臘不知道這是李睿在給方如意留以後在海外孤島建國的班底,還以為朝廷真是心胸博大,毫不在乎他方臘是不是會再次起事造反。

內心對大隋女帝的敬畏和佩服又加深了許多。一個女人能如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到如此程度,實在是不曾多見的人間之雄主。

大順的部隊人員精幹,訓練到位,戰鬥力絲毫不弱於九邊精銳。

而本來李睿就是打算要方臘帶兵征討其他反王的,因此,也不強行裁撤。但大順十萬常備軍確實太多了,這兵多了自然會起別樣的心思。反而不利於方臘的前途。

李睿斟酌一番以後,給方臘留下了三萬精兵,便於他在自己和方如意成婚以後,直接就可以出兵征戰其他反王。

其他的七萬兵馬,李睿也沒有絲毫客氣。根本沒有考慮給大隋朝廷留個一兵半卒。

一紙調令,把所有大順降卒,全部漂洋過海的調往石見銀礦進行整備。

李睿的小心思都是放在臺面上的,他算計著,這次或許還能選些能排上用場的好男兒,充實一下黑山衛。

畢竟整個黑山衛的軍力還是太弱,不是戰鬥力弱,而是人數太少,全國佈置起來,完全不敷使用。

所以,黑山衛要趁著這次大隋全境大亂,到處都是兵源的情況下多招幾個軍才好。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大順的七萬人,優中選優一下,成立一個三、五萬人的軍,還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