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什麼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無論有多少方和圓,無論這些方和圓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規律,不然這些規律就是不正確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好多人認為心學是空談,實在是被歪曲的太厲害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好比孝順父母,心中有這個意念還不能算作孝,必須在實際行動中有所體現,並且在孝順父母的過程中,奉養得宜,讓父母舒適滿意,這就是實踐。

表面上看這個實踐好像是在對客觀的父母進行作用,其實是對自己的本心進行作用,萬物皆在本心。

這個孝順父母的天理並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沒有教我們要我們孝順他,這是純粹發乎沒有私心物慾的良知。而且父母死後,我們的孝順之心也不因此消失。

......

李睿的一通天理人心、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理論講出來,雖未曾引來天花亂墜、地湧金蓮,但也確實的給這幾年心學的求學者解了惑。猶如黑暗中的一盞天燈,指引著心學的發展方向。

這場公開課,只是在午時七刻休息了兩刻鐘,一直持續到下午的酉時,天已經完全黑透,周圍已經開始燃起火把照明的時候,李睿才宣佈結束。

倒不是,李睿講完了,也不是大家不願意聽了。而是,寒冷的天氣,長時間靜止不動的聽課,讓現場陸續有人出現被凍壞了的跡象。看大家都堅持不了,李睿也就順勢結束了這次公開課。

他上課是教化人的,可不是來害人的。現場這擠得滿滿當當的幾千人,這都是心學的門徒,以後可都是他和女帝施展政治抱負的基礎。自然不能有所損失才好。

就在李睿收拾好自己的講義,拖著演講了一天疲倦的身子進入來接他的馬車的時候,突然從離開大校場的人群中衝出了五條人影。

衝出來的這五個人,都是黑巾蒙面,加之天色已經黑透,光線不好,所以根本看不清這五個人的相貌。別說相貌了,連是男是女都分不清楚。

這五個人分工明確,一個體型魁梧的影子,作為衝鋒的肉盾,根本不顧周圍的任何攻擊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埋頭向李睿方向猛衝。

另一個體型稍小一點的影子,緊隨其後,也不對第一個施加援手,只是推著衝鋒的肉盾快速前進。

其他三個影子就快速圍繞他們兩個衝鋒的影子進行保護,並抵擋後面衝上來的李睿的侍衛們。

這一切,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

由於是講課結束之後,李睿和離開的人群的距離只有大約不到二十米。而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些影子明顯都是武功高手,速度奇快。

因此,當鋼刀距離李睿不足兩米的時候,李睿都能看到刺客蒙面黑巾上的花紋的時候,龍衛們才反應過來,自己的主子正在遭遇刺殺。

雖然反應不是最快,但一旦反應過來的龍衛就不是武功高手可以匹敵的了。

“啪、啪、啪......。”所有人都只聽到彷彿放鞭炮一樣的一連串的聲音響起,五名刺客就紛紛倒地,最近的哪個刺客的手幾乎就能碰到李睿的衣角。但還是滿眼不甘心的倒了下去。

這是李睿身邊的三名貼身龍衛,雙手分別使用兩把自動手槍,把手槍中的彈夾打空所造成的戰果。

李睿沒有故作優雅的上去檢查這些刺客是誰?而是非常理智的轉頭上車離去。沒有在現場多逗留哪怕是一剎那。

洛陽有自己的府衙,朝廷還有自己的慎刑司,這都是破案的機構。而這些被黑山衛擊殺的人屍體自然有黑山衛的人來收拾,並小心的撿回掉在地上的彈殼,挖出屍體中的彈頭。

這種善後和破案的事情根本就無需李睿自己操心。反而,早點離開這是非之地才是對自己、對整個黑山衛系統、對妻兒最負責的做法。

李睿面對刺殺一直都非常冷靜,這天下要他死的人多了去了。那些被搶了生意的鹽商、高句麗人、靺鞨人、楊勇,甚至是那些被他剿滅的土匪中的漏網之魚,這都是想要他去死的人。

但他一眼就判斷出,在這些要他命的人當中,能使用如此直接方法,而又不知道他龍衛戰鬥力的卻就只有楊勇了。而以楊勇的果決剛毅,絕對不會只有這一波刺客。

所以,李睿只對龍衛交代了一聲:“換彈夾,呼叫支援,做好戰鬥準備。”後,掉頭就走,絕不停留。

事實證明,李睿的做法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