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大約半個時辰以後。地面開始微微的震顫起來,有經驗計程車兵都知道,這是大量的騎兵部隊過來了。

這是五千的裝備精良的大隋御林軍出現造成的動靜。在等候的高句麗人的視線中,這五千人正把一個豪華的車隊保護在中間。

當先的是一副華麗的車駕緩緩的行駛過來,車駕前後旌旗招展,無數大隋龍旗隨風飄揚。車駕前後八百雄壯的衛士騎著馬在往來奔走,呈現一種戰陣模式對車駕內的人進行保護。

在五千御林軍的護衛中,還由八百騎兵組成保護戰陣。高羅雲看了以後都不由得對李睿有點佩服和羨慕了。

佩服這軟飯王把軟飯吃到這種程度,羨慕李睿能讓女帝如此精心呵護他的安全。

到底是大隋軟飯第一人,其中的功力不是一般人能學到的,看了一會以後高羅雲總結出來了這麼一句話。

華麗的車駕後是一個長長的車隊,其中的車駕比之那華麗的車駕自是不如,但放在高句麗卻也是一等一的豪華馬車了。

高羅雲知道,肯定是那軟飯王李睿到了。

“高句麗藩王高羅雲帥世子高建武以及文武百官恭迎大隋天朝特使。”高羅雲那是典型的老狐狸,在豪華車駕經過,自己開口報名字的時候就把自己自動降級為大隋的藩王。

這意思很簡單,我都自認為藩王了,你作為宗主國也不能太過分的對我們下手吧?看,我的太子都不叫太子,而稱呼為世子了。我們的誠意夠了吧?

“大隋藩王高句麗,我怎麼不知道大隋有這麼一個藩國?既然也是王爺,那和本王也算是平級。這還是要見一見的。”

一個清朗的聲音在車駕中傳來,隨之車駕停下。在一眾侍女的扶持下,一個看起來就手無縛雞之力,臉色蒼白、書生模樣,穿著大隋親王服飾的人走了下來。

這下來的人自然就是李睿。

他的手無縛雞之力倒也不是假裝的。離開漢城,經過十幾天的強行軍,黑山衛終於在平城和前來談判的大隋使團匯合。經過一系列的操作,李睿和黑山衛終於順利混入使團隊伍。

此時,李睿才知道,自己媳婦早就任命自己為此次談判的全權特使,而丞相高熲才是這次的談判副使。

經過和丞相高熲的會談後,李睿才知道,表面上自己只是代表談判的規格夠高,平時只需要露露面,表現出一些紈絝的特性來麻痺對方就好。

因為談判自然會涉及一些耍無賴的事情,有自己這個沒什麼好名聲的軟飯王去做,自然是不損害大隋國體的。當然。具體的操作事宜自然有副使去辦。

而在丞相高熲離開帝都洛陽的時候,女帝曾經單獨在御書房見過他一次,那一次女帝只表達出來了一個意思,那就是:

李睿會在合適的時候來與使團匯合,一旦談判中使團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去請教李睿;如果李睿不發表意見也就算了,一旦李睿有什麼意見或建議,那你高熲就必須遵照執行。

高熲記得當時自己聽到女帝這麼說後的內心是崩潰的。自己堂堂一個大隋丞相,要去聽一個贅婿的指揮,真是丟人。

不過說到底,這江山是他楊家的,他老楊家的姑娘要去倒貼姑爺,自己作為一個臣子也只能服從。

也就是說高熲是迫於帝王權勢不得不服從這個安排,但自己內心是十分牴觸這個安排的。

由於是到高句麗去談判,高熲在一路上不斷收集高句麗戰爭的各種戰報來分析時局。

並強行從隨行的高建武手中索要從高句麗傳過來的戰報,高熲就是要分析,明明這高句麗還有一戰之力,怎麼卻求和了呢?

歷經一個多月的跋涉使團終於進入了高句麗的國境後,這種戰報就來得更加及時了。

丞相高熲可也是帶兵打仗出身,並且對大隋朝野的那些將軍的習慣秉性都瞭若指掌。從各種戰報來分析,高熲斷定,遠征軍自平城突圍以後的戰鬥都不是楊素在指揮。

因為楊素打仗講究的是步步為營,用實力去橫推對手,絕不會打的這麼機動靈活。可是朝中的大將要麼還在家享福,要麼都不是這種指揮風格。

這種指揮風格一定是對自身部隊的實力及其自信,有所依仗才能使用的出來的。從後面高句麗被逼求和來看,就是這位未知的統帥採取的戰略實實在在的打到了高句麗人的七寸上,真切的打痛了高句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