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海軍練兵,俘虜問題得以解決(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高句麗戰場上經歷了“蝗蟲”策略的洗禮後,黑山衛上下,不論官還是兵都對李睿的這種要求已經很是習慣了,他們知道營長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一道路上的堅持和作風。
周辰自然是很愉快的接受了這個命令。
除了因為他是黑山衛第一個派出去獨當一面的將領,更是因為在他和指導員離開的時候,李睿在他們耳邊悄聲說了一句只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的話:
“這地方有銀礦,給我佔住了,打下來以後,我從大隋調兵過去。”
不說別的,就說派自己去佔領銀礦,這份信任就值得周辰去賣命。所以,離開時周辰什麼也沒說,只是不顧黑山衛早就不行跪拜禮的規定。直接跪下給李睿磕了三個頭,然後爬起來,拉起指導員就走。
海軍的指導員是黑山莊出來的家生子,後來改名字叫做李忠,以表示終於李睿的意思。哦,現在不應該叫做指導員了,應該叫做黑山海軍政委了。
對政委的信任那是天生的,因為這就是李睿的家奴,自己一家的身家性命都和李睿息息相關,覺不存在背叛的可能。當然,如果李睿要是背叛女帝,那就不一定了,因為黑山莊的根子也是皇家農莊。
其實這也就是女帝放心李睿的原因,看起來對李睿忠心耿耿、牢不可破的人脈基礎,只有在李睿終於女帝的基礎上發揮作用。一旦李睿背叛女帝,那就都不一定會靠的住。
好在,李睿也從來沒有起過這種念頭,所以大家也就相安無事。
在海軍走後,李睿直接在遠征軍裡面挑選了身家清白,作戰勇敢,聰明機靈,擁有加入黑山衛強烈願望的二百八十人,充實進了黑山衛。
當然,李睿沒有傻到把這二百八十人直接編制到一起,而是打散後編入各連,再從各連抽調人員恢復周字連以及被抽調走的各連空出來的建制。
因此,在整個大軍在漢城狂歡的半個月裡,黑山衛完成了海軍的組建和自身抽調幹部的再次崗位充實。而且,經過這次人員充實,黑山衛的人員組成又更加複雜了一些。
由原來的翎衛和黑山莊的莊戶組成的黑山衛此時又吸納進了九邊精銳和地方常備軍的成員。當然管理難度也會更大一些。
不過,李睿相信憑藉自己拴住黑山衛成員的幾個手段,再加上指導員們長期的宣稱洗腦,還是能保證黑山衛對自己和女帝的絕對忠心的。
隋大業三年六月一日,漢城。
大隋遠征軍已經休整了半個月了。
這半個月裡所有人都沒有察覺到的是,漢城城外那四十萬俘虜已經不知不覺中“消失”了一半,而這消失的一半都是精壯。
由於高句麗用來包圍漢城黃龍水軍的部隊只有十萬是常備軍,其他三十萬是用來湊數的民兵。所以,這俘虜的年紀從十四到五十多都有,而這麼無聲無息消失掉的全部是十八到三十歲之間的精壯。
大家不要誤會,這些消失的俘虜並不是被李睿給屠殺了,而是李睿透過已經恢復航海能力的黃龍水軍給運送回了大隋。
這倒不是李睿突然發了善心,收斂了對異族的殺心。而是李睿的財迷心態突然發作,想著這可是壯勞力,而且還是不用給工資的壯勞力。如果就這麼殺了,就太可惜了。
大隋的基建工作那是百廢待興,哪怕就算是投入到自己以後在海外的礦山,那這些戰俘也是非常廉價的勞動力啊。
於是,在遠征軍休整的時候,李睿用十萬兩銀子僱傭了黃龍水軍幫他來回往返的運輸人口。沒想到這次運輸非常順利,也就是半個月左右,俘虜中的優質勞力就被李睿蒐羅一空。
當然,相應的一些將領的打發李睿是很大方的。雖然就算李睿一個銅板都不給,憑藉黑山衛在歷次戰役中打出來的威名,也不會有人說一句閒話。
但李睿還是秉承商人那種,你好我好才能賺錢的理念,花了大把銀子去打點遠征軍和黃龍水軍的各個層級的人員。
這也就造成,只要是黑山衛辦事,遠征軍和黃龍水軍的上上下下都從不開口問一句廢話,只管配合辦事就好。而且,不管是辦什麼事情,所有人事後都會守口如瓶。
這就是戰俘能無聲無息消失一半的原因。
每個和這個戰俘消失事件有關的人員的心態都是:
那是黑山衛要走了,我怎麼知道去哪裡了?而且只要眼前的事情過去以後,你再問我那些戰俘哪裡去了,我只會回答,哪些戰俘?本來就只有眼前這些戰俘啊。
內心最深處甚至有些將領會有自己是在救這些戰俘的自豪感,因為按照李睿的一慣作風,那是不會留俘虜的。這次居然還讓一半戰俘有了活命機會,而自己能參與其中,也算是行善積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