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女帝行禮,心學文聖之姿(第1/2頁)
章節報錯
......
李睿微微的踹了一口氣,毫無滯澀的接著大聲說:
我們的社會不乏空頭理論家,缺的是知行合一的實踐者。
第二,知行合一,透過“行”來加深對知的認知和肯定。
一次戰爭的失敗,弱者看到的是恐懼,強者看到的是機遇。因為弱者沒有經歷過如此恐怖的場面,而強者卻經歷過無數次這樣的場面,並從這樣的恐怖事件中活了下來,後來甚至有若干次反敗為勝的經歷了。同樣的事情,在弱者的心中,是一個恐怖的世界,在強者的心中,是一個美好的世界。
在戰場上,新兵學習了軍事理論,經歷了若干次戰鬥並活了下來的老兵,學習了同樣的理論。但是,兩者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在新兵,理論跟實戰技能是油水相隔,能否在戰鬥中活下來,就看他的造化了。在老兵,這些知識都是他在戰鬥中親身省悟出來的,已經成為他的本能了,理論和行動,已經合二為一,成為一種技能或智慧了。
第三,因為“心”就是你的世界。因此,在博弈中,可以透過對“心”的干擾,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兵法中,有一種戰略就是“激將法”,使你的情緒失常、心態失穩,從而影響你正常的思維能力。
其實有時候你去剿匪,無需複雜的戰術,可以透過偽造證據,製造假相,傳假資訊,使敵人上當,按自己預期的方向發展,最後達到自己的目的。
最後,心學最大的優勢就是“心外無物”,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或者說一個透過不斷“致良知”、知行合一而達到“內心強大”的人,他對世界的掌控是無以倫比的。
一口氣把“知行合一”的大致思路闡述清楚以後,李睿對著臺下一鞠躬,說著:
“今天我要說的話就都說完了,有不懂的或有興趣瞭解心學的,歡迎隨時來切磋交流。”
現場聽講學的人此時已經不下六百多人了,不但有國子監上午來的人,還有聞訊後下午趕過來的兩百雜家教授、弟子,黑山書院以及黑山衛班長以上幹部都被李睿安排過來聽自己講學了。
現場大棚裡面已經是人擠人,再無空隙了。
這也是李睿故意造成的局面,自己好不容易有一次傳道受業解惑的心情,自然是要更多的人來聽才好。
一天的授課,就在達到高峰的時候戛然而止。這讓已經聽出味道的眾人都感覺到一點點悵然。有許多人都自動散去,特別是黑山學院和黑山衛的人更是非常有紀律的離場。
然而,有那麼一小撮人,大約三十多人卻怎麼也不肯走,經過國子監孔大祭酒的甄別,確定是國子監的監生後,他們三十六人得以近距離靠近了李睿。
“請王爺收我等為徒,傳授心學。我等誓死跟隨王爺,侍奉左右絕無二心。”那些人彷彿商量好了一般,異口同聲的說著。
李睿明白了,這是拜師來了。在這個時代哪有免費的知識?就算是到最基本的作坊要想學點真本事,也要從學徒做起。三年打雜,三年學徒,三年出師。沒有近乎十年苦工,你是學不到什麼東西的。
何況這如此高深的心學?要想真正學到手,只聽這兩次自己的講學,當然是遠遠不夠的。
這就是這三十六人拜師的目的和意義,無他,想學真本領而已。
第一次讓心學面世,就能吸引到這三十六個熱血粉絲,不得不讓李睿佩服王陽明老爺子的心學的偉大。
有人拜師,李睿當然不會拒絕,但因為在這個時代徒弟和師傅有很強的人身依附關係,為了避嫌,不然被人說他有野心,他卻不好親自收徒弟。
但這難不倒一心壯大自己實力的李睿,他會安排這些拜師的人,進駐黑山學院,成立心學研習班。名義上是黑山學院的弟子,是女帝的學生,他只是教學而已。
“爾等這些人向學之心甚好,今日且先回去,明日一早進入黑山書院,自然有人帶你們去‘心學’研習班學習。”
“我等多謝院長。”這些士子自然知道這黑山書院是李睿在擔任院長,於是紛紛改變了對李睿的稱呼。
待這最後一批士子離開後,李睿叫過玉兒,悄聲交代:“快去給孟夫子打個招呼,拿出一個院子出來,門口做‘心學研習班’的牌子,明天就有人來報名學習了。讓他暫時代理這個研習班的班主任。”
玉兒一副有聽沒有懂,略帶懵懂的模樣,對李睿說:
“就是說現在還沒有這個班,王爺,您也太會忽悠了。這一下就拉來了三十多個死忠計程車子。不過,王爺,班主任是什麼?”
玉兒算是知道了,感情李睿是現場臨時安排的所謂的“心學研習班”,虧他剛才還和那些士子們說的有板有眼,好像成立了很久的一個學習機構一樣。
李睿不由的笑著拍了一下玉兒的頭,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