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知道,要是一個雄才大略,懂得收買人心的雄主,怎麼會入贅?就算他想,為了楊家的江山考慮,楊勇也不會給自己的女兒選一個有野心、有能力的夫婿。

不然,多少年後,這江山是姓楊還是姓李那還真不好說了。

所以不得不佩服楊勇這太上皇還是有眼光,選了這麼一個心胸狹窄的小人做女帝的夫婿。這種睚眥必報的性格不知會得罪多少人,那他李睿一輩子就只能依附楊家而生存,對楊氏江山就毫無威脅。

當然,也正是這種僥倖獲得高位的小人,自己才好對付啊。當下唐國公對李睿就滿懷輕視和不屑了。

不過到底是能開創大唐的雄主,心底極為不屑的時候,面上卻是熱情至極的開口了。

“給王爺請安,前陣子由於受到小人唆使,淵在朝堂上有些不穩重的言論。現在,淵已經瞭解了情況,也知道行事唐突。今天剛從太原過來,有一些從突厥那邊的繳獲,特地來獻給王爺。”

李淵其實已經有了對女帝的不臣之心,但由於準備不充分,加之楊勇依然健在,他們太原李家現在還沒有實力起兵反隋。那就要夾著尾巴做人,討好李睿也就是必須做的功課了。

尤其自己還無意中得罪了李睿,這正好借道歉的機會,近距離觀察一下這帝夫的為人。能拉攏一下就更好了。

李睿故意表現出一種貪財的表情,態度馬上變化。“哎呀,唐國公太客氣了,這不太合適吧。”

“獻給王爺,就是獻給陛下,這太合適不過了。尤其,這裡面有西突厥可汗的一頂王冠,這要是不獻給王爺,天下就沒有更合適的人了。”

李淵自然是不會被這假意的推脫迷惑的,自然是堅持要送禮的。這送的禮物再貴重,李淵都不會捨不得。只要是對自己稱帝有那麼一絲絲的幫助,再貴重的禮品,李淵送的都不會皺一下眉頭。

“來人,上好茶。”李睿很開心,就要求下人們給李淵換點好茶葉。

“唐公身邊這位公子是令郎吧?”叫了換茶葉以後,李睿開始拉起了家常。

“這是犬子世民,今年十七,在家行二。王爺的弘農李家和我太原李家在五百年前可算是一家人,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王爺要是不嫌棄,可稱呼犬子李二或二郎都可以。”

李淵為拉進和李睿的關係,也是不要臉了,直接把李睿當做了李世民的長輩來定位兩家的關係。不過這也是沒辦法,李睿是女帝的丈夫,你有多大膽子?敢當女帝的長輩?

聽說眼前這有點小猥瑣的年輕人居然是一代大帝李世民,李睿一下子興趣就來了,既然你老子都要我稱呼你為二郎了,那我就不客氣了。

“二郎在家,常看什麼書啊?”李睿一副長輩的口氣問了一句。

“回王爺話,小人喜武不喜文,書讀得倒是不多。”李世民也是無奈,這可是女帝的丈夫,不能不回答,但自己那高傲的內心又實在不想去和李睿交流,就應付了一句。

那意思就是,我不讀書,只習武,你這個半吊子讀書人就別和我扯什麼讀書了吧?到底是年輕人,知道李睿洛陽第一才子的名頭,自然不敢和李睿在讀書上多糾結。

“不讀書不好,這樣吧,這個月十五,我在國子監有個課程講學,二郎有時間過來聽聽,或許對你以後領兵習武也有幫助也說不定?”

看李世民在猶豫,李淵趕緊給李世民使眼色,最後李淵看李世民實在是不想去和李睿沾邊,就只有自己出來拒絕了。

“謝王爺厚愛,臣下覲見陛下以後,就要趕回太原。最近大軍遠征高句麗,臣下需要鎮守邊關,防備突厥異動。犬子雖年幼,卻也是難得一員虎將,倒是須臾離不得我左右。這次只怕無緣聆聽王爺教誨了。”

那意思是我們很快就要離開洛陽回太原,這次沒時間聽你那所謂的講學了。

被拒絕的李睿臉色不好的客氣了一句:“有公事在身,那真是不能勉強的,現在大軍遠征是第一要務,唐國公公忠體國,辛苦了。”

“王爺謬讚了,這臣下的本分,不敢言辛苦。”

李睿的臉色不好,並不是因為自己拋過去的橄欖枝被這李淵父子婉拒。而是心中明白,這李淵父子為什麼拒絕自己。

這歷史的慣性還是巨大的,只怕這李淵父子對大隋也並不是那麼忠心。自己這麼隨意試探一下,他們就原形畢露了。

要知道,如果李世民聽了自己的課,不管是不是在思想上有所觸動,名義上就是自己的學生。

在這個禮教森嚴的年代,就算是要造反,也是要找個為民請命的理由的。而你要是敢於造自己老師的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算你造反成功,在歷史上都會留下千古罵名。

不為別的,因為歷史書都是文化人寫的,而尊師重道就是文化人的幾條底線之一。你造老師的反,什麼理由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