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國學經典一直陪著自己,不管穿越到哪個時空,這段記憶卻歷久彌新,從未磨滅。現在更是因為穿越到大隋帝國,自己的書法和唐詩宋詞更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想到自己當年背誦不出來時被先生打的板子,現在手都會有點痛。李睿的惡趣味突然發作,也想看看這些孩子在背不出來書的時候,被先生打手板的模樣。

於是對玉兒說:“你準備一下文房四寶。”

然後對孟郊說:“你讓孩子們多玩一會,半個時辰,最多一個時辰,我給一本新的啟蒙書給你,你不管用什麼辦法,哪怕是打手心、餓飯,也要孩子們在兩個月內都背誦下來。”

“至於書中其中的意思,我想你只要看到,就能理解和教授給孩子們,畢竟是用來啟蒙的。”

“遵院長令。”

孟郊毫不猶豫的答應著。他當然知道李睿是誰,那是黑山書院真正的天,更重要的是,他是帝夫。雖然待自己客氣,那不代表自己可以不識抬舉。

“玉兒,跟我來。”

李睿帶著玉兒來的書院的院長辦公室,李睿自然是要為自己在書院留一間辦公室的,這很自然吧?

“關上門,我口述,你記錄。”

交代玉兒一句後,李睿也懶得多說廢話,就那麼微微閤眼坐著。其實是在腦中默默回想自己記憶中的那幾本啟蒙書籍,等玉兒鋪好紙,磨好墨以後,李睿低沉而有磁性的嗓音就在院長辦公室內響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人遺子,金滿贏。我教子,唯一經。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隨著玉兒的筆不斷揮灑,育兒名著《三字經》在這個世界上第一次出現在了世人眼前,當然裡面不合時宜的地方李睿也做了一些修改。

玉兒開始聽的還只是覺得簡單,但慢慢的,隨著李睿不斷的口述,玉兒的心神也逐漸沉入其中,直到李睿口述結束約莫盞茶時間之後,玉兒才從三字經表述出的廣博知識海洋中掙脫而出。

此時,她對李睿的崇拜,已經不能用任何語言來形容了。

此時,迴響在玉兒心中的只有一句話:“少爺之博學、之睿智、之至公無私,怎麼能用文字來形容?這哪裡是稚童啟蒙之物,這就是聖人之音啊。”

“好了,趕緊謄寫一遍,給孟夫子送過去。原稿拿回去,你安排人印刷也好,抄寫也好,多準備一些。等秋收這陣子忙完,要書院安排一些人組織莊子上所有不識字的人一起來學。”

“是,少爺。奴婢一定辦好,絕不辜負您的這份心血。”

雖然前後只不過花了不到半個時辰,這被李睿命名為《三字經》的鉅著就出籠了。但玉兒堅信這是少爺長期冥思苦想所得,絕不會是少爺表現出來那樣是臨時起意而為。

李睿看時間也差不多磨蹭了半個時辰,主要是要修改三字經中不合乎現在大隋帝國發展現狀的東西,耽誤了時間。不然區區一個三字經,他小學時就倒背如流,怎麼也要不了一刻鐘就能背完了。

其實李睿揹著揹著,想看孩子們打手板的心態也悄悄發生了變化,他覺得既然自己搬運一場《三字經》,不如給黑山莊甚至是整個皇莊來個掃盲運動。

確切的說,應該是辦一些掃盲補習班,讓那些莊戶們都擺脫睜眼瞎的命運。

反正以後各類作坊要大力發展,培養工人的第一步也是要掃盲的。不識字的文盲是看不懂操作規程的,光靠師傅帶徒弟麼?

要是師傅們都像古人說的那樣,因為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個個師傅都留一手,那自己作坊還怎麼發展擴張?

只要都識字,那所有人看到的操作規程都是一樣的,差別只是熟練度和遇事的靈活掌握。這都是可培養的,相對優秀工人的出現率就能多一些。

哎,在一個老百姓百分之九十都是文盲的國度發展工業,實在是太難了。

因為是臨時起意的行為,所以李睿交代完玉兒後,也沒把這寫《三字經》事情放在心上。

剛剛那一陣子入神的聽孩子們背書,讓他想通了一件事情,自己無需太過在意女帝的感覺,更不用去猜女孩的心思,那都不是自己這老處男的強項。

自己只要做好自己,一切順其自然發展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