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玻璃製作和楊素的應對(第1/2頁)
章節報錯
“少爺,不,王爺,那要不我們就不做生意了吧?本來安安穩穩做個帝夫也蠻不錯,咱們何必折騰呢?”
小妮子一著急,把以前在李家伺候李睿的稱呼叫了出來。
看,漓兒這麼忠心護主,李睿也很感動。這個世界還是有人在乎自己的,自己其實並不孤單啊。
“放心,沒事,你家少爺心裡有譜,再說,不找點事情做,真讓我混吃等死不成?”李睿這等於是變相鼓勵了漓兒對他少爺的稱呼。
漓兒眼睛一亮,那是多麼聰明的人啊,馬上就順著杆子爬上來了,低頭含羞的說:“是,漓兒相信少爺。”
這正常交流,你害羞個什麼勁?李睿還是不理解。但也不好追問,直接就轉換話題:“這幾天精鹽的收入如何?”
一談到收入,漓兒完全就忘記了剛剛的害羞,抬起頭,用一種難以置信的口吻對李睿說:
“少爺不問,我也要說的,這幾天我見過的銀錢,比我們四個前十幾年加起來的還多的多,我們四個姐妹都佩服死少爺了。”
“這才哪裡到哪裡呀,大錢在後面。”李睿鼻孔朝天的“謙虛”起來。
“前三天看您在往外送精鹽,那就是送錢啊,我們四個都覺得划不來。可誰都不敢和您說什麼。第四天開始,我們那四個“優品雜貨鋪”那錢就向流水一樣的進來了。”
“後來還是檀兒姐姐說,少爺您這是先舍,才有後面的得。我們才都明白您開始對外面送精鹽的意義。您這手段真是高。估計李家的大族長都沒少爺您高明。”
“那個老傢伙就是一個鐵公雞,一毛不拔的。”李睿也持相同觀點,於是也應和吐槽了一句。
李家大族長就是李睿的爺爺,弘農李氏現任當家人。經歷過戰亂的老人一直奉行的都是勤儉持家,完全沒有任何商業頭腦,只知道多積攢、少花銷。他是絕不會那自己家的東西白送人的。
“我們每天按您的要求,做到日清月結,所以我很清楚這幾天的收入。第四天開始,只要是運過去的精鹽都會賣完。所以,四個雜貨鋪的收入都基本差不多,都是每天一萬貫錢左右的收入。”
李睿默默計算了一下,現在一貫錢是一千枚大錢,相當於一兩銀子。自己製造精鹽是需要購進粗鹽做為原料的,這進貨成本加上各種損耗、燒的炭以及人工開支,每斤鹽自己也就是百分之一百五十到一百八十左右的利潤。
利潤率不錯,雖還算不上是暴利,但是架不住人們天天要用,這鹽的買賣就是勝在量大。
看來這琉璃工坊要趕緊研製怎麼把不值錢的石頭燒成玻璃,賣出超過黃金的價格。這才是自己要獲取的真正暴利。
李睿喝了一口茶,思索著說著:
“嗯,和我預計的差不多,你等會給各個雜貨鋪交代下去,現在的精鹽出貨量先穩定一段時間。但和杏兒說一聲,製鹽工坊不能停,讓工人輪班加緊生產。”
李侃決定先維持一段時間精鹽的出貨量,讓市場消化一段時間。等風氣形成自然會影響到大隋其他的大城市,那時才是自己收穫的季節。現在還是要先形成吃精鹽的風尚才好。
不過想到要建立覆蓋其他大城市的經銷網羅,李睿就有點頭痛,不為別的,他沒人可用啊。
快速思考的李睿,在仔細回憶上一世諸多借雞生蛋的成功案例後,對漓兒說:
“你去吧,帶著人在莊子門口等著,要是有什麼人來負荊請罪的,就安排人上去安慰一下,但不用多說什麼。讓他們等著就好。”
看著漓兒離開,李睿轉頭要侍衛叫檀兒進來。
大約是檀兒的年紀比其他三個要大那麼一點點,對管理和待人接物的處置是四個隨身女婢中最好的。
所以,李睿給她安排了一個活,那就是要她以“優品雜貨鋪”的名義給全國七大鹽商發帖子,召集他們過來談談代理精鹽銷售的問題。
李睿覺得自己就不親自出面了去討價還價了,畢竟自己身份特殊,這種事情還是稍稍避嫌一點好。不然在眾人口中,落了一個以勢欺人的口碑就不好了。
李睿沒有想到,他這種有點偷懶的想法,卻得到了身邊所有人的支援和讚賞。
因為,包括隨身四婢、莊戶、黑山書院,甚至是自己的隨身護衛們,都覺得李睿作為帝夫,親自和那些鹽商打交道會跌自己的身份。
雖然李睿自己不覺得和商人打交道是丟人跌份的事情,但架不住這個時代的人都認為商人是唯利是圖的小人。
要是李睿和商人走的太近,就會被眾人打上商人這個標籤,以後難免會讓女帝、貴族、朝臣們有個不好的印象。
當然,偷懶歸偷懶,避嫌歸避嫌,對那些要邀請來的鹽商怎麼說,怎麼做?李睿都會事先教會給檀兒,這可是每年幾百萬銀子的大事,馬虎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