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懶人經濟的崛起帶火了一系列 “ 懶人 “ 產品。那麼,生鮮電商的發展前景是否具有優勢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走近開創出生鮮電商全新模式的銀杏集團,並透過陸總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畫面一轉,記者帶著攝像機走進了大門。

“陸總,請問您當初是怎麼想出要做生鮮電商的路子呢?”

彼時已經是成功人士的陸霄戴著一副金絲眼鏡坐在辦公桌邊,桌上還放著助理剛泡好的一杯藍山。手邊的簽字筆泛著淡淡的光暈。

“當時啊……”陸霄陷入回憶,“當時我們正在做網店直播,地址就在京郊的一個小廠子裡,周圍都是老破小社群,每天大爺大媽出去買菜都要去早市走很遠,回來遛彎兒的時候就聚在一起吐槽。”

“我就想,如果老人家的孩子們能用手機點好新鮮的菜送貨上門,那老人們是不是就不用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和天寒地凍的冬天去早市買菜了?”

“原來如此。”記者衝著攝像頭讚賞地點了點頭。

“只有這種一心為民的精神和情懷,才能支撐銀杏集團做大做強!”

“那陸總,生鮮電商講究一個‘鮮’字,你們是如何保鮮保質的呢?”

陸霄微微一笑,“我們做的是預售商品,根據市場特點和前期銷售資訊積累,在傍晚的時候採摘包裝。一般來說,客戶下單的時候蔬菜還在地裡,下單之後我們才會組織人手以最快的速度把菜送貨上門。”

“看來生鮮電商需要的資訊流是龐大的,這樣才能做好客戶群體分析,供需對應,實現新鮮供給。”

“……”

採訪結束之後,陸霄鬆了鬆領帶。

想到記者剛剛提出的問題,他笑著搖了搖頭。

這些記者啊,來之前都是做了功課的,問的也都是專業問題,就是沒一個人問他背後是否支援他?

鋪開這麼大的攤子,生鮮的原材料來源、售後服務、物流系統建立、電子菜箱落地……這些問題問下來,這些筆桿子們居然沒有一個意識到這些龐大的資金投入絕非他一個小小的學生能d住的嗎?

還是直播行業開展得太如火如荼,以至於他們以為幾年前的直播店主也能像現在這樣偷稅漏稅幾個億啊?

——坐在辦公室幾年,陸霄的商業嗅覺依舊靈敏。

但他也不是神。

雜誌上報紙上都在傳他是個神話,他的天使投資有百分之九十的機率成功;買銀杏集團的股票絕對不用擔心跌停;跟著他買基金絕對要比自己理財靠譜……

卻沒有人知道,在最初的最初,在大環境這樣艱難的情況下,在計劃還不完善,不知要投入幾何的時候,是誰堅定地對他說“不用擔心,你好好做。”

陸霄永遠記得。

並深深為記者們的愚笨扼腕。

不過沒關係,她不在乎這些。

以她命名的銀杏集團將永遠屹立在CBD中央,供後人瞻仰。

————

此時,杏疏小姐剛剛結束實驗,看看錶,已經晚上十點鐘了。

“咕……”

啊,真的好餓。

一忙起來,吃飯也變得奢侈了。

這時候,突兀的電話鈴聲響起,杏疏眯了眯眼,是她很喜歡的一個演員的代表作,一聽到她就心情好好。

拿起電話,“老公”兩個大字在螢幕上閃爍。

溫清禮給她打電話?她提前和他說過要在實驗室呀。

杏疏疑惑地接起來。

“喂?老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