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勇訓練進入了新的階段,唐驢兒私下裡將要被兵勇們罵死了。他是唐豕安排的領隊,自作主張把槍兵每天練突刺的次數,提高到了一千次。

二十餘人一起練習突刺,唐驢兒也在其中,沒有人可以偷懶。

弩兵們在五十步外射箭垛。每天必須射中二百次才算合格。兩兩相互監督,射中一次,地上畫一道,唐驢兒安排唐寶督察弩兵訓練。時人淳樸,串通作弊的事情,還沒有發現。

每天下午的訓練中,都必須有一個時辰的扛木頭訓練。最後所有的訓練成果都由唐驢兒來檢查,完不成訓練的兵勇不得夕食。

最初的半個月,常有人吃不上晚飯。

第一天提高訓練數量,便有人嗤笑唐驢兒根本就數不到一千。更有人發誓賭咒,如果他能數到一千,全隊都做一千二百次突刺。

及至訓練時,唐驢兒站在一旁,手中抓握十顆石子,數一次一百,便丟掉一顆。石子丟乾淨,也就數到了一千,所有的兵勇均覺不可思議,且累的與狗一般:這唐驢兒變聰明瞭。

先生天天來訓練場,唐驢兒時時跟著先生轉,早已知道如何數一千個數。有兵勇到先生跟前狀告,說唐驢兒擅自改變訓練數量,先生微笑不置可否,只是告訴兩個做飯的伙伕,那半月的夕食,允許誰吃飯,准許吃多少皆須聽唐驢兒的安排。

過了半個多月,潘陽見眾兵勇基本上俱都能完成一千次突刺,便開始安排了行進中的刺殺。

兵勇排成兩行,前進十步一停頓,向前突刺。前後兩行錯開一個身位。後排自前排兩人中間的空檔突刺出擊。

這種佇列訓練的欲得結果為,每排各人均相隔一個身位的空擋。前後排相距一步。未接敵,均抗槍在肩,避免後排對前排的誤傷。

臨敵對戰,由扛槍變持槍,接敵時,前排刺殺完畢,後排自前排空檔中刺殺出擊,以保護前排。

訓練場上,槍兵訓練處出現了十個真人大小的稻草人。每個稻草人的眼睛,咽喉、心口、左肋下及下體處,各有一個染了紅顏色,徑圓兩寸的麻線團。

潘陽講解,這是針對士兵在對敵突刺時,準確性的訓練。草人身上五個的麻線團位置,均為人體最薄弱部位,一旦被刺中,立時便將失去戰鬥力,斷無生理。

訓練時要求士兵在二十步外。五息之間,疾步趨前至草人面前,突刺一槍,須刺中五個麻線團中任意一個,之後立即返回原點,休息十息,重新刺殺。

考核時,作十次連續衝刺,每次只出得一槍,十槍中刺中三個麻線團者為合格,考核為下等技藝。刺中四至六個麻線團者為中等技藝,刺中七至九個麻線團者為上等技藝。

中等技藝以上者,又分上中下三則,如刺中五個麻線團即為中等中則,依此類推。

今後各等級兵勇的飯食,將有所不同,見到上官的禮遇也是不同。等級低的兵士需向等級高的兵士行禮。中等級的兵士,可與伍長平禮、同坐。上等級的兵士,可與什長平禮、同坐。

參過戰事的兩個唐六子、唐魚兒,年齡其實並不大,也就三十歲出頭,在軍中混了五、六年,一身的痞子氣,所以被人稱作老卒。一直對潘陽的訓練方式多有微詞,不止一次在私下裡嘟嘟囔囔。

經過這些時日,逐漸看到了兵勇們的訓練成效後,不滿議論逐漸減少。待潘陽拿出草人麻線的訓練方法以後,兩個老卒徹底失聲,再也不敢做老資格狀,老老實實的加入到訓練中去。

不時言到,先生練兵的方法高明之至,哪怕是在皇甫嵩帳下幾年,操練也無此法,此為自己平生僅見,無與倫比。一副頂禮膜拜的樣子,讓人不得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