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從身邊飛過的一對對海鳥,更堅定了他學藝的決心。

巫霞又傳了他一些提氣的小法門,章凡如獲至寶。好在修行已有根基。此事也不難。

此後便在船舷邊,海面反覆試行。終於學會了一門輕身功夫。

船上水手皆是巫門族中子弟,巫懷章又特意挑選叮囑過。對他們的行為倒不見怪。

知道是巫家修行的大小姐,一切事物安排得妥妥貼貼。章凡閒暇也去駕駛艙看船長如何操作行船,詢問怎樣看風向,測洋流,借風勢行船。

有時也垂釣海魚。日子過得充實又有趣。商船在大海航行了大半個月,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東離港。

船上裝滿了穀物。在東離解除安裝後又會裝上絲綢,瓷器返回濱州

有時也直接去外海遠洋。到達一些章凡不知名的地方。

章凡感覺海上行舟雖有風險,但省了時間,節約了成本。的確有利可圖!

這一船的貨運量就有自己和大哥運送藥材的幾十倍。

巫霞見他望著忙忙碌碌的碼頭髮呆。便笑著招呼他一起上岸了。

兩人在鎮上準備了充足的乾糧和酒水,專選一些荒涼無人的大山行走。朱雀要尋一些有靈氣的動物捕食。

章凡也找到了適合練習輕身術的地方,在一些樹枝懸崖邊掠身而過,感覺像鳥兒一般自在。如此行了七八天,已運用嫻熟了。

雖然不能象巫霞般御空而行,但藉助樹枝崖石著力掠出三四丈遠已毫不費力。

夜間修行時隱隱感覺境界有了提升的跡象。心中暗道,修道之人都喜歡在人跡罕至的山中修行,除了吸取天地靈氣外。同時也在尋找一個與天地溝通,突破自我的契機。

傍晚時分,兩人尋了一處鎮子打尖住店,需要補充一些乾糧。

正坐著對飲時,進來了一男一女兩位道士,二十來歲年紀,身背寶劍。巫霞看到他們的雲雷紋服飾,是玉清門的弟子。

兩人要了酒菜,在靠角落一桌吃飯。女的小聲道:“師兄,師叔都出走五年了,你能確定他就在蔡屋山嗎?”

被稱為師兄的道士小聲道:“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等會師傅他們來了就明白了。”

說完埋頭吃飯,不再交談。

聲音雖小,章凡,巫霞兩人皆聽見了。看樣子玉清門好像來了不少人。

兩人對視一眼,也不說話。吃了飯,便上樓進了客房。從窗戶向下望去,有幾個道士從街頭往這邊趕。

巫霞道:“玉清門離這七八百里,來這裡幹什麼,肯定有什麼不尋常的事。”

章凡對這些圍攻師門的人沒甚麼興趣。但巫霞提起了,只得應答:“兩位道士道姑不是說找師叔嗎?你對他們瞭解不。”

巫霞搖了搖頭,她也摸不著頭腦,只得按下心頭疑惑。此時與玉清門的人見面更不合適。便獨自回了房間。

不一會兒,小二帶了一群人上來。章凡聽得是那些道士也住了進來。心中煩悶,倒頭便睡。

三更時分,一陣銅鈴聲讓他驚醒了過來。樓下有一陣奇怪的腳步聲傳來。“哚,哚,哚”像是十來個人一齊跳動發出的聲音!

一個蒼涼嘶啞的聲音傳來,“幽冥陰陽,生靈退散,離魂歸鄉,生人迴避!”接著又是一串銅鈴搖晃的聲音。

章凡輕輕起身,靠近窗戶,用手指點了一點口水,用指頭在紙窗上捅了一小洞,屏住呼吸往下觀瞧。

輕煙薄霧中,一位身著古怪服飾的老者,手提著一盞風燈,火苗昏黃。背上插了一條用棍子支起的白幡。身後跟著七八個頭戴黑色紗籠的黑衣人。

章凡心頭一寒,這些人除了老頭外,都透著一股陰冷的氣息。走路一蹦一跳,全無活人氣息。

大街上冷冷清清,連狗叫的聲音都聽不見。章凡從未見過如此古怪的場景。心中暗道:“這難道是此地風俗?”

眼見得這些人轉過街角,消失在茫茫夜色裡。忽見隔壁幾個臨街窗戶開啟了。輕飄飄落下七個人,白天見那兩個道士也在其中。

落地時輕若柳絮,應是輕身功夫了得,接著又悄無聲息尾隨著那黑衣人隊伍而去。

門外響起了兩聲輕輕的敲門聲,章凡點了蠟燭,叫了句“稍等!”知道可能是巫霞也驚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