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一章誰主沉浮(第1/2頁)
章節報錯
流民越聚越多,安平知府驚恐莫名!李燕北如同點了個火藥桶。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炸開。
流民流寇本來就區別不大,吃飽了是流民,沒飯吃了就變流寇。到時攻打府衙,強搶富戶。知府大人就得丟了烏紗帽,連項上人頭也保不住。
知府大人一狠心,砸了李燕北的粥棚,驅趕了流民,抓了這個惹事精,讓他去牢裡安靜待著去!
宋立本到了安平,聽了此事,不由得苦笑。
到府衙交了保金,又讓李燕北寫了保證書才得以出獄。
兩人坐在酒鋪裡喝悶酒,李燕北一臉沮喪,仰頭幹了一杯酒問道:“宋大哥,安撫流民有錯嗎?這是什麼世道?”
宋立本見四下無人,笑道:“兄弟一片赤誠之心沒錯,只是用錯了地方,你妨礙了知府大人的清靜,知府大人是隻掃自己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我最近想去商珞走走,李兄弟想不想去看看!”
李燕北聽他說去商珞,不由得呆住了,他還沒想過就此對抗朝廷。這個彎拐得太急了,他接受不了。
宋立本也不勉強,笑道:“你我兄弟相交一場,哥哥自然明白兄弟的心意。你先在家安心讀書,我先去看看,如有寸進,再說不遲!”
說完舉杯一飲而盡,起身拍了拍他肩膀,轉身就走。
宋立本帶了阿木離開安平,星夜兼程的趕路。於第五日到達了商珞境內。商珞自古多出響馬,境內屬於丘陵地帶。
宋立本登上了一座高山,觀察此地形勢。群山環繞,綿延起伏,山高密林。暗道,此處就是藏百萬大軍亦難尋到蹤跡。往西去,一片莽莽蒼蒼的群山綿延幾百裡。
此地民風彪悍,土匪響馬作了案往山裡一鑽,官兵也只能望山興嘆!山高皇帝遠,趙天王選擇此處經營是有道理的。
往東,一座雄偉的商珞城扼住了此地的咽喉,城高四五十丈。僅餘一條大道通關,周遭與懸崖峭壁相連,確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過了城便是珞東平原地區。
趙永俊屢次攻城皆敗,在珞東平原又遭官兵四處圍剿,不得已才退到山裡。
進城盤查甚嚴,兩人放棄了經城進入山區的打算,繞道攀崖而上。好在宋立本吸了老猿內丹,身體輕捷。阿木更是如履平地!
行了半日,便有暗哨攔住了去路。林中閃出十幾個人來,將兩人團團圍住。宋立本上前一步拱手道:“請兄弟稟報趙天王,嶺東宋立本有事,特來求見天王!”
哨兵領隊仔細打量二人,一人矮小如猴,另一人卻高大強健,頭戴斗笠,生生遮住了大半張臉。只能見一張嘴和濃密的毛髮,倒似個大鬍子。
時常有流民來此投奔,卻少有人直言要見天王的。他略一思索,拱手道:“請兩位在此等侯,我去稟報!”
說完轉身對副領隊點點頭。副領隊會意,依然擺著阻攔的陣勢。
宋立本也不在意,負手而立。觀瞧這些暗哨,人人皆是精壯之士,服色卻不統一,手中武器也是五花八門。刀,劍,鋼叉,長矛。不足而一。
宋立本心道:“草創之初,大都艱難。倒也不足為怪!”
等了有一個時辰,那領隊方才返回。拱手道:“天王有請宋先生上山敘話,宋先生,這邊請!”
說完話,手一斜,擺出個請的姿勢,暗哨讓出一條道來。領隊帶路而行,其餘人已分散隱入林中。
三人在林中穿行,又越溪爬坡,行了近一個時辰,眼見一座大寨在山中聳立。一面大旗在秋風中烈烈響動。上書一個“趙”字。
寨門已經大開,一位頭戴盔甲,身披紫色披風的大漢迎面走來,身後跟著四位戴甲將軍模樣的人。
壯漢拱手迎著宋立本道:“宋先生大駕光臨,我山寨蓬壁生輝!歡迎之至呀!“
宋立本見此人龍精虎猛,神采奕奕,三十六七的年齡,雖外穿鎧甲,內裡卻是粗衣麻布。忙拱手道:“將軍可是趙天王?將軍軍務繁忙,還出寨相迎,真是客氣!”
壯漢點頭稱是,又拱手笑道:“宋先生名滿天下,我時常想念,今日終得見先生,實乃平生快事!
來來來,我給先生引薦一下寨中諸人,等會一起為先生接風洗塵!”
身後四人亦拱手齊道:“見過宋先生!”
趙永俊為宋立本作介紹,先鋒將軍丁雷,左將軍張大福,右將軍馬桂,制將軍高寶聲。
宋立本一一拱手見禮。趙永俊望著宋立本身後頭戴斗笠,站如鐵塔般的阿木,開口問道:“宋先生,這位壯士身材如此雄壯,敢問高姓大名!”
阿木拱手道:“宋木見過將軍!”
宋立本呵呵一笑道:“這是我侄子,因不善言辭,言語木訥,又面長毛髮,怕驚擾到將軍,故頭戴斗笠,將軍勿怪!”
趙永俊哈哈大笑道:“好一位壯士,奇人必有奇相。我老趙從不以貌取人,我喜歡。以後若能建功立業,就是將軍王爺也能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