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蜿蜒數千裡,山清水秀,遠離塵囂,有大小五座山峰,五座山峰處各有一修仙之人在此久居,一名閃靈、一名劍靈、一名盾靈、一名拳靈、一名困靈,號為靈山五兄。五座山峰也因此得名為閃靈峰、劍靈峰、盾靈峰、拳靈峰和困靈峰。

音鈴這天登上第一座山峰,但見遠處層巒疊嶂,雲霧繚繞,有空曠神怡之感,幽然自得之妙,不禁慨嘆大自然的神奇,常人窮盡一生也不能企及,此生可無憾矣。

駐足片刻,她飛身來到大瀑布之下,凝神靜心感受著這大自然中得天獨厚的景觀。

突然,一道人影閃過,音鈴忙問道:“是誰?”

只見眼前人影晃動,但始終看不清他的形態,片刻後,一個聲音在山間迴盪:“此去千條路,為何走靈山。”

音鈴心下慌張,定了定神說道:“靈山也有路,為何不能走,我為過路客,無心惹仙尊。”

“好一個伶牙俐齒的小姑娘。”只聽得山中傳來一陣笑聲,笑聲停止後,那人繼續說道:“常居山中人,偶有山中客。一睹客尊容,互不惹煩憂。”

音鈴聽罷,拱手說道:“想必你就是傳說中的閃靈了?小女子有禮了,打擾之處,還請見諒。”

“山路多艱險,還請少流連。”聲音在山谷中久久迴盪。

音鈴聽罷抬起腳步,繼續前行,翻過此山峰,來到第二座劍靈峰,但見一人于山中舞劍。

那人身高八尺,生得眉清目秀,一身靈氣,那劍舞得輕盈靈活,招式甚是奇特,毫無破綻。

音鈴在遠處偷偷觀瞧,看的入神,不覺說了一個“好”字。那人聽見聲音舉劍來刺,音鈴未及躲閃,那劍已在脖頸之處,停了下來。

“你是誰?”劍靈問道。

“我叫音鈴,路過此地,正遇前輩舞劍,不想打擾了前輩的雅興,所以躲在一旁觀瞧,又見前輩劍法奇特,不由得拍手叫好,打擾了前輩,還請見諒。”音鈴拱手作揖,以示尊敬。

劍靈聽罷,收回手中長劍,疑問道:“路過此地?是去仙山,還是魔都?”

“仙山。”音鈴回答。

“為何不用法力,御劍而去,反而忍受跋涉之苦?”劍靈繼續問道。

“書中說:苦其形體,磨其心志,方能有所頓悟。”音鈴回答道。

“如此,也算說的通。”劍靈舉起長劍,擺出對決之勢,說道,“亮出你的劍吧。”

“前輩,我……”音鈴沒想到劍靈要與自己對決,心中忐忑。

“你偷學了我的劍法,是其一。其二,我久居此地,獨自劍舞,很少與人切磋,你若贏了我,方能透過,否則就請原路離開。”劍靈一臉執著,面容嚴肅。

音鈴見劍靈心意已決,幻化出利劍,擺出迎擊之勢,劍靈見音鈴手中握著的是一把普通利劍,遂收回手中長劍,幻化出一把普通利劍,握於手中。一副期待的神情溢於言表。

音鈴思忖片刻,不用法力,單用劍靈的招式向其發起攻擊,劍靈一面接招,一面暗暗稱奇:她只看了一遍,便能將我的招式靈活運用,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二人對決,如同互相教學一般,一人攻擊,另一人則絞盡腦汁想出對方破綻,並不醉心於勝負,往來穿梭于山林之間,竟成一道亮麗的景色。

鬥至酣暢之時,劍靈突然停住,收起利劍,背對著音鈴說道:“果然是練劍的奇才,你可以過去了。”

“還沒分出勝負呢?不比了嗎?”音鈴興致未消。

“不比了。”

“多謝前輩指教。”音鈴收起利劍,轉身離去。

那劍靈望著音鈴的背影,不住的搖頭嘆息:久居深山,空有一身劍法,但無人能與之對決,孤獨之感,永駐在心。好不容易遇到了個懂劍的人,卻又是一個過目不忘的人,倘若繼續比試下去,自己的劍法全被她學了去,一生所學所創就成為他人的了,於是幽幽的說道:“等我百年之後,定會將畢生所學,傳授於你,但是現在,我還不打算收徒傳教。”

聲音透過空氣,傳播到已經遠去的音鈴耳邊,音鈴聽後,轉過身來,打了一個尊敬的手勢,回頭繼續趕路。

翻過第二座山峰,來到第三座盾靈峰,見一人面容粗獷,豪放不羈,此人便是盾靈。他正被三隻花豹圍在中央,但神情不見慌張,面容不見變色,一副從容不迫的姿態,時刻監視著每一隻花豹的動作。

片刻後,但見一隻花豹張開血盆大口,突然躍起,衝向盾靈。

音鈴本想在此深山久居,定然都是身懷絕技的人,於是並不感到擔心,正專心注視之時,卻見那盾靈伸出手臂停在胸前,一動不動,音鈴大驚:這是要讓花豹咬自己的手臂!

此時想要出手幫忙,卻已經來不及,大呼一聲“不要”,那花豹鋒利的牙齒接觸到盾靈的手臂,用力狠狠的咬了下去,立刻聽到骨頭斷裂的聲音,音鈴不忍直視,早就閉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