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備案號:湘B2201000813網際網路出版資質證:新出網證(湘)字11號網路文化經營許可證:文網文[2010]128號

世間男女的情愛誰能得清呢?反正我是搞不懂。就象虢良人一樣,自從被大王臨幸一次之後,便瘋狂地迷上了他。

我聽她天天站在宮門口遠眺他的車輦,就象是魔症了一樣。可是他那麼忙,偶爾到後宮來一次,有時會到我這兒和我鬥個嘴。有時則是跑到別的美人宮裡快活一陣又該忙什麼忙什麼去了。這個虢良人卻象是被他給忘了一般,再也沒有聽他提起過。

雪化了,天晴了。梅花還自盛開,園子裡滿地泥濘。

我卻在這一天,等到了自己的麻煩。

在此之前,我曾經想過我那樣難為雪伊和呂相邦公然作對,無疑在給自己找麻煩。

要知道在前朝裡得罪了呂相邦同時又在後宮裡得罪了鄭妃娘娘等於是把絞索往自己的脖子上套。

可是為了能夠早些離開這個鬼地方,我只有這麼做。我和阿政有協議,只要我肯幫他,他就考慮放我走。

早就該知道和政治家談判自己是死活佔不了光的,很多年以後我才回過味兒來,他當初和我談的時侯本身就是在給我挖一個大坑。首先就是我要“幫他”。幫他做什麼?宮裡的事情可不是一件,這件完了還要那件,我答應幫他,可是到哪天才是個頭?第二就是他“考慮”放我走,考慮這個時間可長可短,什麼時候可以考慮好?考慮好的結果又如何?您倒是什麼時侯考慮完啊?您倒是什麼時候放我走啊?這徹底就在打馬虎眼兒騙二傻子啊!

可是,當時已經在這座宮殿裡呆得死夠死夠的我,卻把他這張空頭支票緊緊地握在掌心,全心全意地擋在他和雪伊中間,十分投入地扮演著一個寵妃和妒婦的角色。他每天專心上朝處理國事,我每天養精蓄銳等著面對各種各樣的算計,睡覺都在睜著一隻眼。

我每天讓自己吃飽喝好,再加以適當的運動,就是為了讓自己保持在一個最好的狀態,好來面對隨時發生的問題。

雪伊已經公然與我為敵了,以她的性格讓她刻意去隱藏什麼的確很難,她學不會鄭妃娘娘那樣的神態舉止,言談之間也難以掩藏對我的不滿。

畢竟在宮裡,站在她和鄭妃娘娘那一邊的人當然是更多的,我已經得罪了不少人,我知道,哪怕我現在什麼也不做,就是吃飽喝足了討論一下天氣,也照樣會得罪她們的。

就衝我動不動就想霸著陛下,不許他多寵別的女人一下這一條罪名就已經夠她們恨不得宰了我了。

前陣子我破天荒地把虢良人接到陛下那兒去了一回之後,虢良人再也沒有第二次寵幸。莫名其妙地這個帳又給算到了我頭上,傳是那天晚上,陛下和我了半天好話,我才許他寵幸虢良人一回的,而且我們好了,只准這一回!

這個故事傳出來之後,那些常年累月不得一次寵幸的美人們全都找到因由了,明明是和我八杆子打不著的關係也要扯到我身上來,明明就是陛下看不上她們,偏是因為我好妒忌,嚇得陛下不敢寵她們了,這倒是哪兒跟哪兒啊?

我完全有理由相信,現在要是有人當眾掐死我,後宮的所有女人們只會鼓掌叫好,絕對沒有一個人肯來拉我一把的。

我得心,我得惜命,我得活到可以順利出宮的那一天。山裡還有我的朋友,宮外還有更高闊的天地,那裡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和好玩的東西在等著我。眼前的這個牢籠裡除了嬴政什麼朋友也沒有,就這一個朋友還是腸子拐了八道彎,和他句話都得先在腦子裡想三遍再開口。總之這裡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我得趕快走,趕快走……

所以每天吃飯之前,我都用銀針把所有的飯菜試了個遍,穿衣服的時侯我也會把邊邊角角摸上一圈,就連屋子裡的香料我也讓他們都撤出去,自己一樣也不留……

當那兩個壯碩的宮娥站在面前嚴肅地請我移步秋池宮的時侯,我還有些莫名其妙。秋池宮是鄭姐姐的住處,我經常去,這兩個宮娥倒是眼生得很。

“請問兩位姐姐可是秋池宮裡的人?”我問她們。

“回玉夫人的話,”其中一位身板寬闊的宮人答道“奴婢是永巷的甸師。”

甸師?這個職務聽上去好霸氣,我倒吸了一口冷氣,回頭看了看張蒿,他已經白了臉。

我暗覺不妙,卻還是跟著那兩位宮人上了輦向秋池宮走去。

“甸師是幹什麼的?”我聲問張蒿。

“夫人不知,”張蒿撫了一把頭上的冷汗道“這永巷向來是懲處宮中有罪之人的地方,宮中若是有人範了錯,就是由宦者司與永巷協同主管後宮的主理娘娘一起共審,若是重罪則報由宮正宮伯處置。所謂甸師便是參與審理的宮使了。”

我嚇了一跳“甸師來找我幹什麼?”

張蒿的臉更白了:“奴婢不知道啊。”

我就更加莫名其妙了,這段時間我可表現很好啊,沒嫖沒賭沒打架,清和宮裡的下人們也都很乖,她們這些審犯人的人突然跑來找我做什麼?

一進秋池宮就感覺氣壓有低。

在座的除了鄭妃還有子嫻,宮裡位份最高的除了我就是她們兩個了,可是另一個位份更嚇人,是先王的姐姐也就是阿政的姑母嬴莒。她早年嫁到魏國與一徹侯為妻,後來那徹侯早喪,她又無子便又重回秦國。寡居多年,這位老太太平日裡兼理宮正一職深入簡出,沒有大事,她是不會露面的。

在座的還有一個人,我認識,是阿政身邊的大宦莫庸莫大人。他如今還任宦者令一職,今天連堂會審的也有他嗎?

我進門先向嬴莒行以稽首大禮,口中道:“清和宮宮主趙氏宣玉見過莒夫人,恭祝夫人新年鴻福,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