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飛黃騰達光宗耀祖,腦袋搬家株連九族(第1/2頁)
章節報錯
專司宮中禮儀的大臣帶著連九城,走到了蜀國皇帝的龍椅御座前。
蜀國皇帝笑眯眯的看著自己的兒子,他雖然十分的寵愛後宮的幾個妃嬪,不是十分的寵愛皇后,但是對於皇后生的這個兒子,他卻是十分的滿意。
連九城打小就聰慧果敢,這孩子身上有一股倔強的勁兒,對自己還有一股狠勁兒。
他少時習武射箭,為了做到百步穿楊,他的手不知道被弓箭磨破了多少次,流了多少血,卻從來沒有停止過練習,直到能一箭正中靶心。
他練習騎術,騎馬的時候不知道從馬背上摔下來過多少次,卻每次都在太醫上了藥之後繼續騎著馬在場間一圈一圈的跑。
蜀國司空站在連九城的西北面,向東侍立,開啟了手裡的冊立太子的策書:“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自朕登基以來,凡軍國重務,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
司空字正腔圓地念著策書,在冊立太子之前,先誇一誇自己,這是蜀國皇帝的習慣,而下面的大臣們也早已習慣了蜀國皇帝的風格。
辛辛墾墾當皇帝這麼多年,總是要表揚一下自己。
“緒應鴻續,夙夜兢兢,仰為祖宗謨烈昭缶,付託至重,承祧行慶,端在元良。”
司空繼續念著,連九城聽著他的話,腦子裡卻在想著,如今被正式封為了太子,紀王那一派怕是要坐不住了。
除了紀王,還有寬王一族,雖然寬王志不在此,但是他的母妃卻對帝王之位虎視眈眈。
這些年,蜀國皇室宗族勢力龐大,他若是想穩坐皇位,除了自己的母后身後的母族勢力,還需要再多一些助力才行。
而這份助力,最可靠的最快速的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透過聯姻來獲取。
南陽,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司正繼續念著:“朕的長子連九城,天意所屬,茲恪遵初詔,載稽典禮,俯順輿情。”
“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
這一句才是重點,此話一出,連九城的太子之位也就宣告成立了。
“朕疾患固久,思一日萬機不可久曠,茲命皇太子持璽升文華殿,分理庶政,撫軍監國。”
司正念出來的這句話,倒是出乎大臣們的意料。
蜀國皇帝正值壯年,原本不是退位的時候,沒想到蜀國皇帝竟會這般輕易的,毫無預兆的將自己的帝王之位傳給自己兒子。
大臣們聽到這裡有些不淡定了。
【一般皇帝在活著的時候,最是忌諱自己的兒子奪權,蜀國皇帝倒是痛快。】
【老皇帝,這是想偷懶!】
連九城一黨的大臣們自然是樂開了花,互相對視了一眼,眼中閃著光。
他們巴不得連九城早日上臺,好鞏固自己的政權。
可是對於其他黨派的大臣們卻是愁的皺起了眉頭,原本,就算是立了太子,也沒有絕對性未來的儲君就會是連九城。
可一旦太子能代替老皇帝了……
太子代皇帝監國理政,那麼,太子上位的第一件事情,定是消除異己,建立起一個自己的朝堂。
【看來,朝廷要變天了……】
“百司所奏之事,皆啟皇太子決之。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司空拉長了尾音高聲讀完了最後一個字,宣讀後,蜀國皇帝身邊的常侍手持太子璽緩,交給了連九城。
連九城從思考中回過神來,對著蜀國皇帝一陣行禮謝恩。
“謝父皇!”
“九城,定不負父皇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