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讓唐氏兩兄弟去登州引導難民到三段灣,顧二自己帶人在三段灣搭棧橋,並在海灘上紮下木樁,攔上鐵絲,建一個臨時營地。

難民們源源不斷的趕來,顧二安排人熬粥,發衣服,找地方休息。

招滿1000人就啟航一艘船,人運回基地休整三天後安排去修城牆。

顧二自己帶著一連戰士在臨時營地維持秩序,神船1號留在三段灣待命,神船2號和神船3號來回不停的運送難民及補給物資。

到十月中旬,已招回8000難民, 顧二心中盤算一下,基地人數突破10000。

於是停止了招人,回到了關渡基地。

回到基地,把新招的勞力全部交給唐維吉帶著修城牆,顧二轉頭去忙他最惦記著的修輪窯的事。

磚窯廠那邊已經燒出了近100萬塊紅磚,足夠建一座輪窯了。

顧二設計的輪窯是24門,日產10萬塊紅磚。建這樣一個輪窯,需要60多萬的紅磚。

建輪窯有兩個部分的工程,一個部分是修建一個30米高的高大的煙囪,另一個部分是修建窯體。

顧二先畫好圖紙,從現有的燒窯工人中選了一些人建輪窯,又選一些人建煙囪。花一天時間用入夢培訓30名煙囪工,又花1天時間培訓70名築窯工,然後把圖紙發給工人,給了他們三天時間,讓他們好好的消化,琢磨如何施工。

黃大祥被顧二帶著參加了築窯工培訓。

三天後,進入實際施工操作,顧二親自指揮修建煙囪,黃大祥幫助顧二監督修築窯體工作。

70名築窯工正常工作,但煙囪工不行。隨著煙囪越築越高,有部分恐高的工人在腳手架上就站不住了,到了十幾米高之後,只有幾名工人能適應這個高度。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恐高的人你不能逼著他到高處去施工。

工人減少了,帶來的影響是修建速度減慢。

建煙囪的工作,因為有顧親自指揮,雖然慢,但還順利。但建窯體的工作,因為所有的人都是第1次幹這種工作,中間不免經歷了一些波折和返工。

費了很大力氣,到十一月底,輪窯建好了。

輪窯制磚與之前的方法略有不同,採用內燃磚的方法,在磚坯中加入煤粉,可以縮短燒製時間。

因為輪窯本身前面的幾個窯門就有烘乾作用,因此磚坯也不用像之前那樣涼曬幾十天,只需晾曬五六天就好了。

輪窯相比土窯,大大縮短了制磚時間,極大的提高了勞動效率。

安排黃大祥做磚窯廠的廠長,另選一個叫徐志邦的做副廠長,再安排一些班組長,配給200工人、7臺攪拌機、10輛手推車做磚坯,30名窯工分三班倒燒窯,安排一個識字的做廠文書,交給他一套工作制度,要求文書每天安排時間對廠裡的工人進行制度培訓,如有不聽安排或者培訓不合格的工人,以餓飯的方式進行處罰。

終於,崇楨元年十一月底,關渡基地獅子山磚窯廠正式執行,日產紅磚10萬,每天耗煤10噸。

另外,顧二又讓木工專門做了幾套制瓦模具,獅子山磚窯廠同時具備了制瓦能力。

這邊磚窯廠建設的很順利,那邊修築城牆的工作也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