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敵人艦隊四散逃逸,張毅有些後悔自己的攻擊太猛,應該緩慢一些,給敵人留點勝利的希望,不致於一開始就把敵人嚇跑了。

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張毅。

畢竟敵人來的時候氣勢過於兇猛,十二艘蓋倫戰艦,讓海戰經驗很少的張毅心裡有些沒底。

當敵人三艘戰艦顯出攔截我方船隻的意圖時,張毅第一時間的反應不是迎頭痛擊,而是花時間繞到敵人背後,打算利用我方船隻速度快的優勢,在外圍遊鬥,逐一蠶食對方。

戰鬥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正是因為對敵方的實力不瞭解,張毅沒有正面硬杆,而是進行遊鬥。

但是,在對敵人第一艘戰艦發動攻擊之後,張毅才發現己方的優勢實在太大了。

在攻擊過程中,我方可以在800米的距離上輕鬆擊中對方。而對方在這個距離上,胡亂的發了兩輪炮擊,都連我船的邊都挨不上。

這個時候張毅的信心大增,知道自己選擇的戰略方法是對的,只要保持遊斗的狀態,不被敵人包圍,就可以慢慢的消滅對方。

但是畢竟敵人的船隻太多,雖然知道己方的優勢很大,仍然不敢掉以輕心。

抓住一個攻擊目標,就一口氣連續射擊,直到將其擊沉。

在攻擊第一個目標的時候,張毅可以說服自己,是因為不瞭解敵情,缺少經驗,所以攻擊很猛。

但在攻擊第二個目標的時候,張毅就不能原諒自己,已經認識到敵我的巨大差距,這個時候就應該及時調整戰術。

攻擊第二個目標的時候,和第一次一樣的猛烈。

張毅覺得自己至少有兩個方面不足,一個是反應慢,沒有根據戰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戰術。第二個是自己還是過於謹慎。

甚至,張毅覺得,說得好聽是謹慎,其實是有些膽怯。

但是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敵人已經開始分散逃跑,各個方向都有,張毅一時不知道追擊哪個方向。

同時張毅又有顧慮。

自已的任務是保衛安平,如果去追擊敵船,萬一追得太遠,中了敵人的調虎離山之計怎麼辦?

看著逃跑的敵人,張毅咬了咬牙,壓下了追擊的衝動,命令手下打撈戰俘,加強警戒。

這些荷蘭人顯然比鄭芝龍的手下要聰明的多,他們棄船早,沒有被沉船拖入海底,此時在方圓幾海里之內,漂浮著100多個戰俘。

張毅指揮手下,把看到的戰俘都打撈起來,然後返回安平堡,將這些俘虜都關押起來。

讓人把在碼頭上收稅的郭懷一叫來當翻譯,當晚就提審戰俘,詢問敵人的來龍去脈。

情況很簡單,也很明顯,就是荷蘭人企圖奪回熱蘭遮城。

這個情況很重要,必須迅速地向顧振漢報告。

但目前守衛安平的只神船三號一條船,張毅不敢離開。

直到幾天後,神船一號巡邏過來,張毅坐著神船一號到關度向顧振漢報告這一次戰鬥的情況。

聽到荷蘭人來奪取熱蘭遮城,顧二並不覺得意外,反而覺得他們來得有點慢。

不過荷蘭人來得慢不慢,顧二並不在乎。

他只是覺得關度勢力目前海上力量有些少。

目前自己已經可以造炮了,應該將楊七船隊武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