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黃巾之亂一(第1/3頁)
章節報錯
清晨,鉅鹿城外三里處。
“兄弟們,隨我衝進鉅鹿城內!殺光貪贓官吏!”
伴隨著李臨突如其來的一聲暴喝,數以萬計的民兵衝向鉅鹿城門!
官兵見對方來勢洶洶,聲勢浩大,紛紛丟盔棄甲,落荒而逃。
“漢朝的軍隊,不過如此,兄弟們,衝!!!”
很快,李臨便率領著聲勢浩天的軍隊衝破了城門,直奔城內而去。
而鉅鹿城內,由於張角的策劃和組織,鉅鹿城內的所有大小官吏早早便被抓了個齊全。
但見大小官吏一字排開,跪倒在地,哀嚎聲此起披伏,祈禱著那不可能的放生和救贖。
張角手持九節杖,身著太平清領道袍,端起一碗符水,口中默唸咒語。
良久,將符水緩緩灑倒在了地上,用以祭天,老天似有回應,漸漸下起了瓢盆大雨。
見此情景,大家更加相信,眼前的張角著實為仙人下凡,順應天命,高舉起義大旗!
“臨兒,天時已到,暴雨將至,誅殺貪官!”
“諾!!!”
李臨頃刻間手起刀落,眼神和行動中沒有透露出一絲憐憫,親自斬殺了那一排官吏……
公元184年,正值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宏在位之際。
由於東漢的腐敗,導致宦官專政,大量的賣官鬻爵,使得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一片烏煙瘴氣之下,勢必會導致百姓們的觸底反彈,破釜沉舟般的反抗!
於是乎一句口號,響徹了神州大地的各個角落。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隨即而來的便是,張角掀起了一場震動天下的農民起義。
張角軍皆頭裹黃巾,象徵黃天,該軍隊也稱為黃巾軍,史稱黃巾之亂。
黃巾軍規模甚是浩大,聚眾三十餘萬人,張角將黃巾軍劃分為三十六方。
其中,大方萬餘人,小方亦有六、七千餘人,每方設有一位渠帥領軍。
李臨,便是這三十六方渠帥之一,深得張角信任,統領軍隊萬餘人。
而這李臨並非生於東漢末年,他在千禧年出生,是個00後,今年22歲。
在一次入西藏的登山之旅中,不慎摔倒墜落懸崖。
再次醒來時,已經來到了公元183年,也就是黃巾之亂拉開序幕的前一年。
那時的張角,還正在廣泛宣傳《太平經》。
他反對剝削、斂財,主張平等互愛的學說、觀點,深得窮苦百姓的擁護。
此外他還有兩個弟弟,叫張寶和張梁。
也被派出去遊歷四方,發展徒眾,“以善道教化天下”。
李臨自幼酷愛歷史,對於東漢末年,直至司馬家起事,建立晉朝,
這一系列的歷史事件均有所瞭解。
很清楚地知道,黃巾之亂避無可避,最終也是以失敗告終。
既然沒有人脈沒有資源,根本不可能有機會混進官兵的隊伍,對黃巾軍進行壓制。
當今之計只能先假裝做個張角的信徒,他時若遂凌雲志,再自立門戶也未嘗不可。
畢竟做個信徒,當個起義的兵,也比時下民不聊生,任人宰割的百姓要好上一些。
靠著這股念想,李臨在這個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世界努力摸爬滾打著,學習著古人的生活方式。
從一個有車有燈的現代城市,到一個連電都沒有的世界,確實吃了不少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