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羽腦海裡傳來紫衣少女的聲音:“我感應到另一縷魂魄就在這塔內。”

高羽還沉浸在苦惱中,聽了這話也只好暫且放下和崔萬山的恩怨,先幫龍鰲的女兒恢復真身,報答龍鰲傳授功法之恩再說。

他不再理這愁苦和尚,走到塔下,昂頭仰望,佛塔更加雄偉高大,氣魄莊嚴,如擎天玉柱,直入雲霄。他繞牆走了一圈,竟然發現只有一道一丈多高的院牆。

他正自奇怪,愁苦大師呵呵一笑說道:“任何人都不能靠近此塔,連寺裡和尚都不得進入,不過俺可以帶你到院牆內看看。”

說話間,一丈多高的院牆,他夾著高羽竟然輕鬆躍過。

裡面並不似想象中的荒涼,像是經常有人進來打掃。

青磚鋪地,乾乾淨淨。

高羽又繞塔一週,從第一層到塔的門被巨石封堵,而且從一層到十三層窗戶也用整塊石板堵上。

他又繞行兩圈,仍然每想到進塔的辦法。

他走到塔北側陰涼處,擦擦頭上的汗,不再圍著佛塔轉圈。只顧抬頭看塔,卻差點滑倒。

高羽低頭看時,發現自己正好站在一塊平整如鏡面般光滑的青石板上。石板上好像有三個反寫的陰文,辨識一番,卻是篆書“摘星石”三字。

他累了,索性坐到石板上休息,抬頭再看佛塔時發現自己彷彿伸手就能觸到塔尖。他又站起身試著伸手探向天空,卻距離塔頂太高太遠。

愁苦和尚一直根在高羽身後,好奇的跟著,亦步亦趨。他被這娃娃古怪樣子吸引,想知道他在搞什麼名堂。

這時高羽才注意到這愁苦大師始終就在自己身邊盯著自己看。

高羽問道:“這是阿育王塔麼,為何要用沒有門的院牆圍起來,裡面有啥?”

愁苦大師搖頭道:“剛到寺院時,俺聽說因這佛塔在臨淄城東,凡俗人都稱東城塔。但寺裡眾僧都稱作‘北塔’。俺尋思,塔在臨淄城東,叫東城塔也無可厚非。在西天寺院內西側,叫西塔,或西天塔也可。怎麼叫‘北塔’?後來老和尚告訴俺,臨淄方言‘白’‘北’不分,應是‘白塔’。只是這塔歷經千年歲月侵蝕,塔身已呈現灰白,接近土色。至於為什麼用一丈多高的牆圍起來,是因為在八百年前,佛塔為得道高僧封印,裡面鎮壓了一個惡妖。多年來由得歷代高僧鎮守在此。巨石堵上門窗,再無人可以進入。”

高羽繼續圍著塔轉一圈,又站在青石板上,抬頭看著塔說:“這塊石頭叫“摘星石”當真不虛,在上面彷彿能觸控到藍天白雲,或許晚上當真可以摘到星星。”

愁苦大師見高羽伸出手也不過他頭頂。

他踩到摘星石上挺直腰,用竹竿指向塔頂,搖頭說道:“果然你這娃娃喜歡騙人。”

他用竹竿敲敲青石板說道:“這石頭是有些來歷,至於摘星二字不知從何處得來。但是紫薇星曾經在此午睡倒是真的。”

愁苦和尚繼續說道:“有個‘日影不移’的傳說你可知道?”

高羽搖頭。

“有一年差不多也是盛夏時節,時任周世宗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率大軍路過臨淄城。他仰慕寺裡的道圓大師,特來拜會。二人談論佛法至中午時分,道圓法師備齋飯款待他。用過齋飯,趙匡胤於塔下陰涼處午睡。當時烈日當空,直到趙匡胤醒來已經是紅日西斜。奇怪的是塔的影子沒有移動,一直為趙皇帝遮蔭,你說奇也不奇?”

“俺不信。”

“我也曾在這條石上睡過,也想見識見識‘日影不移’,剛趟到石板上,涼爽到是真涼爽,後來卻被毒太陽曬醒。可見什麼狗屁佛塔,也畏權貴,卻欺負窮苦百姓,真是混賬王八蛋。”

高羽躺到青石上,身下傳來是一種溫涼,睜開眼睛見藍天白雲似乎觸手可及,彷彿自己就睡在藍天白雲之上。

老乞丐愁苦目不轉睛的看著他,嘿嘿一笑說:“俺可沒有時間陪小娃娃在這睡覺。你就在這做夢‘日影不移’吧。”說完飛身躍牆而走。

老乞丐以為若沒有他幫忙高羽是出不去的,可是他低估了高羽的功夫,若是高羽想出去,有多種辦法,根本就不是事兒。

躺在青石上,想著如何才能進佛塔看看。高羽仰望近在咫尺的天空,眼皮沉重,不知不覺睡著。

知不道過了多久,當他醒來時枕著的右臂有些痠麻,他抬起麻木手臂揉揉眼睛。睜開眼睛發現小臂上壓出兩個字“摘星”。

太陽已經西斜,扭頭見塔的影子還是直直指向北方,果然“日影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