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高邈不是人1(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邈高閣莊的莊主。
在高閣莊,這位高莊主是一個傳奇,是莊裡人感覺最熟悉最神秘而陌生的人。沒有人記得他的父親是誰,印象中他只有一個做莊主的爺爺。
高邈,從小就是在高閣莊長大的。
但他七歲前也和莊裡其他孩子一樣在祠堂外演武場練拳。這高邈無論幹啥都有股子不服輸的韌勁,就是尿尿也必須比別人尿的高,尿的遠。有一股子牛氣,打架從不服輸,比一般孩子狠,不吃虧。若是吃了虧必定會想辦法或明或暗找還回來。
平時天天都在莊裡轉悠和其他孩子一樣瘋玩。身份是高閣莊的少莊主,但看不出和其他孩子的有多大差別。直到在高閣莊發生了一些事,因看不懂他,人們開始敬他。確切說是畏,是怕。
莊裡高開道作為神棍的代表,田婆子作為神婆子的代表對他都頂禮膜拜。他身上發生了幾個事件後,他便神一般的存在了。
高開道和田婆子說高邈根本不是“人”。
那時他七歲。
在牛山腳下的高閣莊,人丁興旺,幾千年不倒,是因為建在了一塊風水寶地上。
莊裡幾乎人人會些拳腳,且體魄強健,但不知道什麼原因破膽招魂的事情卻很是常見。每年莊裡都會有人丟魂或是被邪穢之物上身的事情發生。
高邈說是因為這裡周圍遍佈齊國王陵古墓。應運而生的是莊裡驅鬼捉妖的神棍或神婆。
高閣莊的高開道和田婆子是周圍臨莊公認的最有影響力的神棍和神婆,有不少的善男信女圍著他倆轉,成為他們的信徒。
二人在驅鬼辟邪方面像是有些本事。
反正有人信,就有人不信。
老甄秀才一直遵循孔老夫子的訓教,敬鬼神而遠之。他就很不待見這高開道和田婆子,往往也是敬而遠之。特別是聽說二人之間還有些曖昧的傳言,更有些看他們不上。
那時的小甄秀才剛一歲多點,始咿呀學語。一個天氣炎熱的傍晚,老來得子的老甄秀才抱著寶貝兒子到私塾轉一圈。剛出門時,連一點風絲都沒有,熱得渾身是汗,連衣服都溼透。剛到私塾大門口,抱在懷裡的寶貝兒子咿咿呀呀說話,突然身子一挺,哇的一聲大哭,就沒有了動靜。老甄秀才看兒子臉上掛著一抹詭異的笑。
周圍突然也沒有了夏蟲的鳴叫,一片靜寂。他感覺有一股小風吹過來,幾片樹葉輕響,像是有一無影無形的人踏著樹葉跟在他身側,不遠不近,不即不離。悶熱的夏夜,老甄秀才後背發涼,不由打個冷戰,頭皮發木,沒來由心跳加速,匆匆抱著小甄秀才回了家。
夜半小甄秀才發燒,抽搐,哭鬧不止。忙連夜請了大夫診治,抓了藥。吃過藥,第二天早上孩子和平時一樣玩耍,沒有任何不好的症狀,但天一擦黑就又開始哭鬧,高燒不退。
老甄秀才再次請大夫抓藥吃藥。只是這孩子白天又好,到晚上照舊發燒哭鬧。如是五天,折騰的他疲憊不堪,連私塾也懶的去,他那小娘子崔秋芬也哭天抹淚,老來得子的老甄秀才怕了。
大夫告訴他既然藥石沒用,怕是中了邪,不如請高開道給看看。
有病亂投醫,也由不得他不信,更顧不得顏面。
高開道見老甄秀才親自來請,自是面上有光。他大咧咧的說道:“小事一樁,晚上我一準過去,保好。”
果然天擦黑他就到了老甄秀才家,在屋子裡轉轉,提鼻子聞聞滿屋子的草藥味兒,看看剛剛苦累了臉上還掛著淚痕的孩子,胸有成竹的指著桌子上一隻碗,笑著對老甄秀才說:“裝滿一碗小米。若是俺僥倖治好了孩子的病,這碗米就當是討秀才公的賞。”
老甄秀才心裡焦急,指著旁邊的米缸說道:“只要孩子病好了,你隨便拿。”
高開道嘿嘿一笑:“俺只要一碗米就好。”
高開道挽起袖子,露出粗壯的小臂,裝了一碗小米,壓實。老甄秀才撇撇嘴,心道,貪這點小便宜,更是看他不上。
只見高開道用一塊紅布蓋了那碗小米,圍著小孩子正轉三圈,又反轉三圈。嘴裡唸唸有詞。
開啟紅布,壓實的一平碗米塌陷下去一個小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