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鬥法第二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雪寧只感到迷茫無盡的白霧籠罩,神識竟是無法探查清楚狀況,與此同時神尊的身影也已消失無蹤。正當李雪寧遲疑之時,一道熟悉身影,散發著陌生的氣息,自濃霧中緩緩走出。
“東方明武。”
雖然早有所料,但是真正與東方明武生死搏殺,仍是李雪寧心中十分推拒的事情。
“好久不見,李雪寧!”
東方明武似乎還是那個仙界的清虛劍仙,自魔障中醒來之後,已經做好了為仙界犧牲的準備,在最後關頭為挺身而出,阻止自己與魔界,也算是情理之中。但是,李雪寧能感應到他身上那股令人厭惡的,神靈氣息。
“不,不應該是好久不見,應該說,初次見面。”
“哈,難道東方明武的身體,我的記憶與力量,這樣,便算不得之前那個人了嗎?”
“天尊覺得是?”
“那六道輪迴之後,生靈神魂所寄託在一個肉體凡胎上,便是另一段人生了?”
“若是東方明武佔據了天尊的身體,我倒是認可他的好友身份。”
“看來,你注重的是神魂本源,而非肉身體魄。”
“若非如此,我也不會質疑太一輪迴路,投身因陀那帝佛所在的魔界了。”
“那麼,你應該知曉,所謂神靈,便是神魂不滅,萬劫不朽,這未嘗不是一種永生。凡俗之體,人世之行,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無論是因陀那帝佛的六道輪迴,還是至聖太一的輪迴,皆是建立在生靈死亡的前提下。輪迴輪迴,一個生命本源偏偏要經歷眾多人世百態,千劫萬難,這本身就是一種刑罰。”
“天尊所言固然有道理,但是每一世只有百年,喜怒哀樂盡皆有之,是善始善終也好,是惡有惡報也好,總歸是自己經歷的,精彩紛呈的人生。如天尊一般,獨留一抹神念,即便達到了萬世萬劫的永恆,又有什麼意義呢?”
“永生,便是意義。”
“對我來說,與有血有肉的親友相伴一世,才是一個人活著的最大意義。”
天尊道:“好想法,只是,為我們各自有著堅守的意義與道則理念,但我卻沒有為了達到自己所謂的永恆,而去滅殺你們,對嗎?倒是你們為了所謂的輪迴,主動來尋我的神靈之力。不覺得理虧嗎?”
“太一輪迴路有瑕疵,令三界生靈有所牴觸。再創六道輪迴,便是不斷完善整個太一界的規則。在達到這個目的之前,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犧牲品。天尊也不例外。
“哈哈哈…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天尊仰天大笑,“站在道德制高點,迫使他人做出犧牲,這就是你的道?”
李雪寧沉默了,自己的人生境遇,就是因陀那帝佛為了六道輪迴,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己心中對於因陀那帝佛是萬分憤恨的,如今自己反倒成為促使他人做出犧牲的劊子手,的確不佔情理。
況且,天尊如今的狀況,正是某種意義上的永恆。自己的所為,不論正確與否,對於天尊來說,都是一種毫無疑問的逼殺。
“也許,我不得不認可您的話,但是我必須為六道輪迴的創立完成自己的使命。”
天尊搖頭輕笑,似乎對此早有所料。“在上一個紀元,很少發生這種至尊之間的生死搏殺,倒不是因為難以磨滅對手,而是有各種道爭之局,若能在道則理念上戰勝敵人,便無出手的必要。然而此世大爭,非生死,不見勝負。著實是道德日下,人心不古啊。”
李雪寧握緊誅仙劍,“因陀那帝佛說得沒錯,想要成就無上偉業,一路上必然伴隨著血與骨的堆砌。但前行的人如果因為這罪業而止步,便是道心不堅。沒有寧負天下罪業的魄力,我也不會依循因陀那帝佛的指引了。”
無量無極無常天尊深深嘆惋,“終究是,入了魔,難以回頭啊。”
李雪寧道:“仙未必憐憫眾生,魔未必禍亂天下,天尊,請上路吧。誅仙術,萬法寂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