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鎮中心校在唐姍姍帶領下,經縣級及其它同級同類學校幫助,校園清淤、清掃工作很快結束。

楊纓連軸轉地忙,一會兒學校一會兒村委會,實在忙不過來時,她只得求助錢小峰幫忙填報各類報表。

錢小峰小時候僅僅是到農村玩耍,沒深層次接觸過農業農村工作。近幾天來,透過協助清理管線,上報資料,他才知道農村工作如此瑣碎繁雜。而這些瑣碎繁雜之事,又無不與廣大農民息息相關。

他這時對楊纓的話有所理解了。農村生活群體即使逐漸減少,但還有,只要有一人在,就得幫他們建設家園。

錢小峰想通這個道理後,又逐漸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和工作初心,再回過頭來看國家領導人提出的“小康路上不能落下一戶一人”,也不再覺得是大話口號了。

錢小峰每天跟著江小川在村上忙碌,沒有空調,沒有乾淨優美的辦公環境,但他突然覺得很充實,是哪種在深圳豪華大都市所沒有的踏實、安寧的充實。

他想起以前同媽媽爭論時的話,媽媽說,或許深圳給予人的是金錢、物質上的看得見的實惠,在推動國家經濟建設上確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在偏僻落後的小山村,幫助農民發展生產、建設家園,同樣也能體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如今看來,媽媽說的一點兒也沒錯,因為中國發展,任何時候都不能丟下農業。

這天下午,楊纓又準備到學校教佩佩畫畫。錢小峰想見識楊纓畫技如何,便跟著她往學校去。

透過幾天來的接觸,楊纓覺得錢小峰適應快,能力強,不禁向錢小峰建議道:“小峰,不如你到村上來幹?”

錢小峰沒想到楊纓會提出這個建議,雖然他剛剛對農業農村工作有了初步瞭解和認識,對媽媽的鄉村振興也有了更深層意義上的理解,但並不標誌著他要回來當農民。不,即使是到村上工作,也跟當農民沒兩樣。

錢小峰沒回答楊纓的提議。兩人各懷心事,不一會兒便來到了童心中心校。

楊纓叫佩佩支好畫架,又跟她細細講解了畫素描的技巧和光線明暗的處理方法,然後坐在旁邊陪著佩佩畫。

錢小峰斜依在門邊,看楊纓耐心細緻地講解,真心覺得這本身就是一幅寧靜而美好的畫面。再看她坐在一邊安靜地畫畫,忽然覺得她身上有一股恬靜的魔力,可以讓周圍的一切都安靜下來。

他覺得這種感覺好極了,竟生出絲絲的眷戀之情。當他意識到這點的時候,自己都不由嚇了一跳。

錢小峰站了一會兒,又信步到隔壁教室旁聽唐老師給孩子們補課。

唐姍姍今天沒給孩子們補習文化課。她坐在孩子們中間跟大家討論餘華的《活著》。

錢小峰不相信十三四歲的中學生能讀懂《活著》的真實內涵。但,無疑,它會帶領孩子們去思考活著的意義。所以,當唐姍姍給孩子們說“你們現在不一定能讀懂這本書,可能你們本能地覺得像福貴那樣活著純粹就是苟且偷生。但我要告訴你們,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本身就高於俗世的生活”時,錢小峰覺得唐老師這種教學已超出了應試教育本身,這對鄉村孩子來說,無疑是幸運的。

操場上有工人在混合水泥砂漿修繕教室,還有工人在刷白教室外牆,看起來一切都在向欣欣向榮方面發展。

錢小峰在中心校各個角落遊蕩。他不知道這個學校有多少學生,看各個教室也沒電教裝置。老師們或許還像自己小時候那樣用粉筆板書的方式給學生們傳授知識,如若能夠將日新月異的變化帶進課堂,或許這山旮旯的孩子們更容易瞭解社會了解世界。

這無疑,需要年輕人的付出和奉獻,比如唐老師,比如楊纓,再比如自己媽媽江心月。

錢小峰在遊蕩過程中,生出萬般想法。他一會兒覺得這些想法不可能實現,一會兒又覺得自己想太多了。整整一個下午,弄得自己心緒不寧的。

大災之後,受災群眾清理清掃完家園後,生活逐步恢復穩定。

錢宸楷公司生意繁忙,接連被客戶電話催逼,不得已,便準備啟程回深圳。

錢小峰猶猶豫豫,想留下來又不好意思開口。江心月覺得兒子心思異常,說給錢宸楷,錢宸楷很是驚訝。兩人便悄悄決定,如他本人想留下來,就讓他留下來。年輕人在農村磨礪磨礪,沉澱沉澱,並非壞事。

晚上收拾東西時,錢小峰沒行動,江心月和錢宸楷也不提。冷貴香甚是奇怪,便問錢小峰:“你不收拾東西,明天不走嗎?”

江心月玩笑道:“說不定小峰想留下來幫我振興鄉村呢。小峰,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