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你行你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參天之木,發於孢粒;萬丈高樓,起於壘土;無量大千,始於玄冥。
世間有玄妙,號曰三律。道名三律浮曰三藐。其一曰生死,其二曰輪迴,其三曰因果。
三律天之道化,三藐地之功果。我道修今生,浮屠修來世,所求之超脫,皆在三律玄妙之中打滾。
除了無生無滅、萬劫不壞的聖人,只要是個活物,終歸都要死的,所謂的不老長生與世同存,也只是相對活的久一些,久到時間難以計數罷了。
此為生死之道。
眾生不成混元者,不拘大羅金仙、太古佛陀、魔尊妖皇,無論哪一個身死道消不入封魔榜者,也要去六道輪迴走一遭,孽鏡臺前賞善罰惡,生死簿上判定功過,有功的往生天道,為惡的沉淪鬼畜。
此為輪迴之道。
生死輪迴還有跡可查,唯因果之道冥冥渺渺,茫茫然不可捉摸。
故而修士可淡然生死,超脫輪迴,卻竭力規避因果,便是要斬除煩惱,不染紅塵。
沈彥秋得了西摩子畢生修為,連血肉真靈全都磨滅加持,轉世輪迴都無機會,行醍醐灌頂之法,強行擴充小世界,如麻雀藏鵬羽,輕身上九霄,平白得了二轉道行,此中因果其大無窮,其深無量,若是不把西摩子那句話帶到,一旦天劫來臨,必遭萬劫不復之厄。
他修十方魔道,乃是神魔法門,最是來的簡單直接,九重真道的金丹境,於他而言只不過是個修為對比,並沒有一轉一雷劫的困擾,然天道有盈缺,眾生需度無量劫,他的雷劫必定會在成就元神之時降臨,有四九之數,合三十六道天雷。
假若日後有緣成就仙道,也要受九九之數,有八十一道天雷降下。
神魔法門易修,難成,便在於此。
沈彥秋知道解除這段因果,只是帶一句話的事兒,至於得話之人能不能達成西摩子所願,都與他無關,真可謂一本萬利穩賺不賠的買賣。可天上從來都不會掉下餡餅,就算有,他也已經吃的夠多,再吃下去,非得把肚皮撐爆了不可。
他把話帶給應話之人,自然能了去西摩子的因果,只是西摩子所求甚大,了結這段因果的同時,也相當於和陸傳亓結下一段新的因果。
殺生王的因果是好結的?
此次離恨界歸屬之爭,陸傳亓若敗,則一切休提,算是他走了狗屎運,平白得了天大的好處;陸傳亓若勝了,以他的資質心性手段,必然能夠成就神嬰,以陣法宗師的身份執掌離恨界。
陸傳亓成就神嬰,便是離恨界首位,最有可能做到真正與道合真的程度,也就是所有修士都熟知的,身與道合,化身天道。
只要陸傳亓進階元神,離恨界自然而然也會晉升為中千世界,一方中千世界的天道之力,境界便在六劫出竅與八劫靈肉合一之間浮動,而且有一個世界的力量做後盾,除非八劫靈肉合一的大宗師,煉化星辰肉身的無上高手,能夠崩滅星辰,毀壞星域,否則就沒有人能夠傷到他。
想一想就是無限恐怖。
一個真正合道的頂級高手,莫名其妙成了自己的因果對頭,這般報應別說沈彥秋吃不消,就是沈彥春夏冬,沈彥四季加一起也吃不消。
這股元氣雖然精純,畢竟不是他自己苦修得來,十分能完全吸收七分,已經是難能可貴,再加上被十方魔道總綱和千機帶擷取大半,剛剛提升到六轉近乎七轉的道行,也慢慢消退下來。
提壺致水,得三五杯,杯杯皆滿。持瓢注缸,百八十瓢,不過半許。
他二人境界相差不大,沈彥秋又在渡立真劫時擴充經脈氣海,法力儲備是尋常等階修士的十倍,西摩子的法力再如何雄渾,去蕪存菁轉換成無屬性元氣之後,也灌不滿沈彥秋的氣海。
故而沈彥秋境界飛漲連破兩轉,只是瞬息之間如潮元力灌輸的假象,唯一的好處便是日後再次進階,少了許多感悟功夫,功力一到便即水到渠成,節省了不少時間。
感受到體內法力消散大半,沈彥秋也是哭笑不得,這下倒好,剛到手的好處還沒捂熱乎,這就沒了!
也是他不通因果之律,才有這般患得患失的感嘆,倘若此番真個連升兩轉,功力修為是上去了,可潑天的因果也落個結實,日後或是十二尊者同他討要,或是陸傳亓與他了結,都是個不好解決的麻煩事。
如此一起一落,沈彥秋的境界便定格在金丹五轉上,近乎六轉的程度,其中還有半數是他自己的積累。
十方魔道總綱吸收的元力,因果自然落在他頭上,而千機帶擷取的元力,卻要落在趙正陽頭上。
千機帶本就是趙正陽故意舍他,又封印了千機帶的力量,將完整的器靈意識潛藏在千機帶內部陣法深處,雖然千機帶已經被沈彥秋以血祭煉化,這份因果卻絕大數都歸結於趙正陽,也算值得欣慰了。
趙正陽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