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盾在手,由不得刑太岡不開心,特別是三言兩語之間就打消了陸傳亓心中對他的芥蒂,更是讓他喜笑顏開,平日裡那副威嚴的模樣早收了起來。

刑太岡身為大明尊部之主,真空道高高在上的明王,手裡自然不缺法器,這些年精心祭煉的太獄索和天刑法令也是不可多得的上佳法器。

太獄索專司擒拿,一旦纏上便立刻鎖住陰陽五行,便有滔天法力也無濟於事。天刑法令能引五方雷霆,和太獄索化作五方雷獄,封鎮方圓千丈,演化陰陽虛實兩相洞天,鎮壓一切對手,威勢如海。

只是這兩件寶貝再好,也不能和仁王盾相比。

仁王盾再好,也不過是一件法器,哪怕是最頂級的法器,也不能和法寶相比,如何就說太獄索和天刑法令加在一起也不能相比?

卻不是因為仁王盾是陸傳亓的法器,實則是有了仁王盾之後,陸傳亓才籍此成就了仁王之名。

前者曾說過,離恨界乃是離鸞巢穴糅合諸多元神修士的小世界所化,本質乃是一方火屬的世界。不過世界衍化自有其規律,倘若只是一個臨時空間,或者是永久存在的小洞天,純粹的火屬性自然是可行的,唯獨衍化世界衍生生靈,非得陰陽五行齊備不可。

離恨界以火性為上,金、木、水、土略有不如,在世界自發的平衡之下,將填入離恨界的諸多元神修士的散碎靈性吸收,衍生出四件寶物。

這四件寶物不在先天不在後天,卻能溝通離恨界的本源之氣,威能介乎於頂級法器和法寶之間,分別是東王寶樹、西王鏡、南天烈王劍和北王聖盾。

這四件王級寶器鎮壓離恨界天地四極,自三皇宮進駐離恨界便開始大肆搜尋,及至離恨界修士崛起,同樣鋪天蓋地的尋找,皆是一無所獲。

陸傳亓自幼修持,得之天眷,有高人傳授陣法之道,並指點其尋找四極寶器,許是命中註定,餘者皆不能查,唯北王聖盾被陸傳亓找到。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陸傳亓自知若是將此事洩露,絕難儲存北王聖盾,便將心血真靈虔心祭煉,將北王聖盾改名為仁王盾。

正是藉著仁王盾的威能,陸傳亓才在外來修士中闖下殺生王的名號,同時被離恨界生靈尊為仁王。

故而是仁王盾成就了陸傳亓,而不是陸傳亓成就了仁王盾。

四極寶器之事,刑太岡等人也都知道,只是陸傳亓守口如瓶,就算如今做了離恨界的至尊,也不曾同旁人說起,所以他們也不知道仁王盾就是北王聖盾,只是隱隱有些猜測。

時至今日,陸傳亓始終想不通恩師的真身身份究竟是誰,當年只傳下一部陣法秘籍,以及四極寶器的蹤跡便飄然而去,而後便在沒有現身。

有人說陸傳亓得天授,便似簡元貞得天書三卷一般,也有人說陸傳亓是氣運之子,天道顯化傳授道法,不一而足。

然則不管怎麼說,仁王盾乃是離恨界最為頂級的法器,若非離恨界還沒有上升到容納元神修士的程度,仁王盾必然能進階,比擬神嬰乃至出竅境的法寶。

有了仁王盾,就算是許一樂親自出手,刑太岡也有信心保住性命。

可以說得了仁王盾,等同於得了一塊免死金牌。

寧汐和北斗楓將仁王盾讓給他,這份情意縱然是潑天的仇恨,也能化解了,更何況只不過是一些上不得檯面的齟齬?刑太岡一聲北斗兄,叫的是真心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