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以真龍和鳳凰為祥瑞,加上仁獸麒麟並稱洪荒三聖。此聖不是混元道果之聖,不是教化眾生之聖,乃飛禽走獸共鱗甲之長,表天地化物之神奇之聖。

洪荒三聖以麒麟為首。麒麟不履塵埃,不傷生靈,餐風飲露,吞服日精月華,現身則天地清明,吐息能使草木繁盛,化道能使惡地成福,乃至仁至善之獸,世間少有,便是古洪荒時期也極少現身。古神古仙及上真所收服的麒麟坐騎,多數只是得了麒麟造化,身懷一絲麒麟血脈的異獸,算不得真正的麒麟。

真龍統御大海,鳳凰翱翔天穹,各自有自己棲息的區域範圍,真龍暫且不表,此處只說鳳凰。

鳳為雄鳥,凰為雌鳥,一雌一雄定住陰陽方謂之天道。凰鳥的真實身份眾說紛紜,有的說鳳和凰乃是同屬只是稱呼不同,還有人說鳳凰根本就沒有鳳鳥和凰鳥的區別,實際上就只有鳳凰一個名稱,鳳和凰的分屬不過是後人的臆想而已。

但無論怎麼猜測揣摩,畢竟他們也沒有親眼見過鳳凰,所以哪一種說法都不能壓倒其他的說法,基本都是以鳳凰不分家為準,鳳鳥凰鳥皆是鳳凰,沒有高下之分。

修行道自中古諸子之後,逐漸進入衰落的階段,空間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膨脹,所以天地靈氣的濃郁程度一直在持續跌落,鳳凰早就在上古仙真之時便破空而去,今人所知的不過是前人所述,又有許多疏漏遺失,孔雀一族也對此諱莫如深,故而今人對於凰鳥的說法另有不同,最為人認同的說法就是,凰鳥並不是鳳凰,而是朱鸞。

朱鸞者,離鸞是也。

這也是鸞鳳和鳴的出處。

鳳凰能夠浴火涅槃,但涅槃之後重生的仍舊是原本的那隻,想要延續血脈後代除了分靈重塑之外,只有陰陽合和一途。

例如玄鳥、朱雀、鴻鵠等,都是鳳凰以自身的血脈分靈重塑而成,皆是火中精靈。

離鸞也是先天生靈,便成了鳳凰選擇配偶的物件,交)合之後每一胎只得一卵,每九卵才得一頭純種鳳凰。

離鸞與金烏一般皆是火中之精,不同的是金烏乃太陽真精,鸞鳥則是木中之火精,畢方為鳳屬神鳥,傳承的便是離鸞的本源。

鳳凰破空飛昇,一眾神鳥也隨之而去,鳳凰留下孔雀和大鵬兩支血脈,大鵬絕跡,只有孔雀一族留存於世,鳳凰飛昇後便將不死火山留給孔雀一族,統領修行道之羽族。

孔雀一族出了一個孔宣王,本是羽族大興之徵兆,奈何孔宣王差點被浮屠引渡成為孔雀大明王菩薩,結下天大的因果,憤然轉世為人族成為至聖先師,儒門於中古諸子時期大興於世,後輩弟子入駐朝堂輔佐君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算是解了一口惡氣。

孔雀一族雖是鳳凰血脈,卻並沒有得到鳳凰的力量,只傳承了鳳凰華麗無雙的外表,失去孔宣王這個最強者,只得收縮力量防守不死火山,以防有心之人的覬覦。

對不死火山動心的修士不在少數,其中盡是修為高深的大宗師級別,只是大宗師與道合真,受到天道的約束也更強,鳳凰乃是天道寵兒,即使離開了母親的懷抱,也不是誰都能撿便宜的,以鳳凰無雙無對的德行,攻伐不死火山等同於逆反鳳凰的德行,故而一直都沒有人敢付諸行動。

偏偏父生真炎、勾離卿和應帝王三人有這個膽子,一拍即合隨即付諸行動。

過程不必贅述,只說三人奪了孔雀一族不死火山的基業,雖然是膽大包天,卻也不敢真個殺傷鳳凰苗裔,只是盡力驅逐,生怕被天道降下雷霆轟殺。

奇怪的是似乎天道也在冥冥之中認可了他們的行為,竟然沒有任何反應。

三家瓜分不死火山,以陣法禁制將鳳巢裹了個水洩不通,把鳳巢緊緊守護起來,隨後又將離鸞的巢穴祭煉千年,生生攝取了幾個大修士的小世界加持穩固,這才創造出一個介乎於小千世界和中千世界之間,性質模糊不定的離恨界。

離恨界乃是不死火山中唯一一座真實存在的世界,三皇宮聯手在裡面開闢了幾座城池供進入浴火節的修士歇腳,同時也能最大程度的把他們蒐集的寶物置換下來,盡力不流出南疆範圍,達到最大程度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