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有家難回(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徐無城待了兩天,三丈月也沒有粘著他,每日裡只拉著徐素瑤逛街,把時間留給沈彥秋。
羅納爾很是忙碌,自剛進徐無城時見過一面,這兩天便再不見蹤影。沈彥秋只是陪著徐沐白談天,聽徐沐白講述修行的經驗道理,受益匪淺。
徐沐白並沒有講述過多關於天道之類的話題,只是將自己在金丹階段的感悟仔細同沈彥秋說了說,一再告誡他不要貪功冒進,一定要穩紮穩打的奠定基礎,將一顆金丹圓潤無暇,才有更大的機會修成七轉。
一入七轉便是上乘,小世界吸納的天地元氣愈發純淨,金丹只把金木水火土五行同陰陽二氣凝鍊,丹元本相化成一尊七彩琉璃寶塔。
這個時候,丹元本相才具備了戰鬥輔助的能力。
琉璃塔有七彩七層,每一層容納一種天地元氣,直到將七重寶塔貫通一氣,丹元本相便再次變化,化成一柄二尺五寸長的三寶玉如意。
這時候小世界吸納的元氣便不再是陰陽五行,而是變成了日月星三光。
所謂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小世界吸納日月星三光補益精氣,壯大內神,將肉身再次上推一個高度。
三光淬體,精氣神飽滿無漏,丹元本相再次變化,化成一張陰陽二氣太極圖。
陰陽者,混沌也。
此時修士體內的小世界再次模擬混沌的變化,如同盤皇眠臥鴻蒙,修士的精氣神和魂魄真靈糅合一處,化作一點不滅靈光,在神宮中孕育一個嬰兒。
此嬰喚做神育嬰,又名玄育嬰。
這個嬰兒,便是修士進階五劫成就元神的根本,俗稱神嬰。
徐沐白對神嬰境只隨意說了些,更多的則是講述如何溫養金丹,把握七彩琉璃塔、三寶玉如意和陰陽太極圖的關要。
沈彥秋的小世界和其他修士已是迥然不同,根本沒有凝聚出金丹,反而將一切的力量都用來塑造真實的世界,徐沐白這一番不傳之秘、肺腑之言,於他而言真正公用並不大。
他隱隱覺得,他再一次提升境界的關鍵,應該就是讓小世界裡那一片死寂的大陸出現生命,哪怕只是一粒種子,一棵小草,一隻叫不上名字的小蟲子。
種子會長成參天大樹,小草會鋪滿整塊大陸,這隻小蟲子也會繁衍成一個龐大的族群,然後演化成飛禽走獸等不同的生物,讓小世界愈發趨近於真實。
只有體內小世界演化完善,和外界的小世界一般無二,這個時候就是金丹九轉碎丹成嬰的時機。
至於能否將自己的小世界,點化成無盡虛空中的一點星辰,那就要看各自的造化如何了。
沈彥秋的十方魔道和現如今修行道的功法完全不同,築基境時還看不出什麼差別,一旦突破了築基境,不同之處立馬就展現出來。
一個沒有金丹的修士,能稱作金丹修士嗎?
沈彥秋一開始還毫無頭緒,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摸索,再加上徐沐白傳授經驗道理,他結合自己的認知做了推測,結果得出的結果連自己都不敢相信。
十方魔道不屬於九重真道,它所遵循的,是最初的修行法,四重仙道。也就是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化虛,還虛合道的古修法。
否則實在解釋不通,他沒有凝聚出金丹的詭異現象。
十方魔道是他最大的依仗,同時也是他最大的禍患。他一直猶豫不決於,究竟是十二分的隱藏不與他人知,在成就元神之前保持住這份神秘,還是以平常心來對待。
元魔山是妖族祖庭,自在魔宮是魔道魁首,黃花觀則是道、妖、魔皆修。這幾宗的高手數不勝數,不可能沒有傳承於上古時期的魔道功法,牛太煌倚之威震修行道的《天魔解體大法》,就是一部頂級的魔道神功,還有阿修羅族的《阿修羅不死身》,袁無極的《猿魔瘋神法》,都是一等一的魔道功法。
沈彥秋不知道十方魔道和這幾部功法之間的差別,他也不知道這幾部功法究竟是否和十方魔道一樣,流傳於太古神魔或是上古諸仙時代,但是他從沒小看過任何一部,因為他沒有達到他們如今的境界。
牛太煌,已經修成神化,真靈寄託虛空,滴血重生不死不滅,將星辰煉化成肉身的境界。
血河祖師出身至貴,只怕如今也站在了神化的高度。
他只是個等同於金丹二轉的修士,在修行道中,在元神修士眼中,也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螻蟻,哪怕修煉的是天開闢地之出的無上功法,亦是僅此而已。
或許他的起點勝過旁人,然則功法只是奠定了基礎的高度厚度,能否在這個基礎上建設出輝煌的建築,每個人的機會都是一樣的。
和徐沐白談了兩天,吸收了許多切實的經驗,沈彥秋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