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雲天先是感動,後又急得直襬手,尚公主,算了,他沒那福氣,至於說到封賞,唐雲天倒沒想過永德帝竟會記得自己這種小人物,還給出這樣的恩賜,唐雲天想了下道:「王爺,請您代小侄謝過皇上,我只是個江湖閒人,喜愛經商,官場並不適合我,再說身為大周子民,為國效力自是應該的,哪裡敢要什麼獎賞。」

溫亦輝拍了拍唐雲天的肩膀道:「我也是這樣和皇上說的,你性喜自在,可能不太想到官場中來,不過獎賞不要也可惜了,現如今也不急著回覆,你還可再想想。」

呆了半晌,唐雲天拿著銀票高興離去,回到了臨時居住的客棧中,對一位侍女打扮的美麗少女道:「彩霞,我又要到其它地方進貨了,你身子弱,不如就留在城中,免得奔波之苦。」

彩霞的眼眶立時紅了,委屈的望著唐雲天道:「公子是嫌棄我累贅,想要撇開我了嗎?」

唐雲天頭疼,這個女孩子是他在梁國送糧時,半路上從野狗口中救下來的,當時她被一群狗追著跑,原因是她搶了狗的吃食,本以為是個普通女子,誰知這一撿就被她給纏上了,只要一說走她就哭,哭得兩中眼睛紅紅的,哭急了還會背過氣去,而他竟難得的覺得她不討厭,隨後便帶在了身邊。只是他有些想不通,一個能和野狗搶吃食的女子,怎麼就轉眼變成個嬌滴滴柔弱少女呢。

如果唐雲天把彩霞帶到溫婉兒面前,溫婉兒絕對會告訴他,他被騙了,這就是個腹黑女,扮豬吃老虎,但可惜唐雲天對女人瞭解太少了,所以只能被彩霞的眼淚帶著走,最終,他又一次屈服在那兩隻紅紅的,似小兔子一般的淚眼下。

溫亦輝做完自己的事就歇息了,完全沒去理會就別相見的太子與永樂王這對兄弟。當然也更不知這兩兄弟間的尷尬。

最先開口的是永樂王,他向太子行了一禮,道:「見過殿下。」

太子忙上前攙扶,永樂王卻退了一步,太子便有些難堪的停在了那裡。

過了好一會兒,太子向永樂王行了一禮道:「大皇兄,這裡沒有外人,你我兄弟只需議兄弟之禮,論手足之情,我如今記在母親名下,我們便是要做一輩子的兄弟,有什麼我們一次說開,也省得日後猜忌。」

永樂王想了一下道:「我想要太子一句話,他日你若登基,咱們這幾個兄弟你要如何對待?」

太子也愣了下,他沒想到永樂王關心的是這件事,不過還是認真答道:「我不知大皇兄怎樣看我,我不是狠心之人,卻也沒有容人之量。對我好的,如大皇兄、二皇兄、大堂哥等,我自是以禮相待,就像昨們的父皇與西南王一樣,兄弟和睦,君臣相宜。」..

「老實說,平日裡看父皇與西南王說說家常,喝個小酒,談論下養兒育女的煩心事,我是真的羨慕啊,父皇也說,雖說做皇上都是稱孤道寡,但若真把皇上做成個孤家寡人,那何嘗不是一種失敗呢。這句話小弟深以為然。」

「但對於四皇兄他們,小弟實在親近不起來,我能做的就是隻要他們老實,我就留他們一條性命,若是他們學錦元王想謀反,我也不會手下留情。」

永樂王盯著太子的眼晴看了一會,終是點了下頭,他回答得很真城,換了自己怕也會這樣做,至於他說希望兄弟之間能像父皇與西南王一樣相處,他倒是不敢想的,至少現在不敢。他眼前這位六皇弟雖然還稍顯稚嫩,但別忘了,他可是從小裝瘋買傻幾經生死活下來的。

見永樂王的態度軟化了,太子又接著道:「大皇兄,我這次跟來是想學些實用的東西,為日後幫父皇治理國家做些準備,你對邊關的情況熟悉,又走遍大江南北見多識廣,日後還請你多帶帶後,有什麼事你儘管吩咐,我做的不對了你也儘可說我,我絕無怨言。」

永樂王挑了下眉道:「這些瑣碎的事哪裡是你需要學的,君王之道是制衡之道,你多看看人心,多接觸些軍務,這倒會對以後有幫助。」

太子又一次道謝,兄弟倆人不熟悉,倒是沒什麼話說,只能各自散去,太子卻並未回自己房中,而是來見溫景浩,與溫景浩談了許久這才回了房中。

過了兩日,隨著糧草來的,還有永德帝的聖旨,正式任命永樂王負責被佔燕國城池的治理,一應官職任免均由其決定,溫景浩從旁輔助。然後聽帶隊的官員傳話說,皇上調派了北方的大部分軍隊過來支援西南,但是官員卻是調不過來的,勉強抽了幾位已是極限,主要是梁國官員大半為莫太師一系,自是不能再用,而調派加當地提拔的官員也只夠滿足自身所需,再說都是新人,調來了也用不上啊,所以在人手上朝廷幫不上什麼忙,你們自求多福吧。

永樂王翻了個白眼,然後望向一旁的太子嘿嘿笑了下,從此以後,太子開始了他沒日沒夜,忙忙碌碌的生活,什麼識人心,知軍情的話都是浮雲啊浮雲。

當然忙的並不是他一個人,永樂王、溫景浩也忙,那些新加入的官員子弟或是有志學子也忙,隨著溫亦輝接管一座又一座城池,他們的繁忙程度也隨之增加,最後根本不用擔心兄弟之間不和的問題,根本沒那時間。

溫亦輝打仗比溫婉兒更隨性,經過樑國之戰後,他喜歡上了那種遍地開花似的打法,針對敵方的兵力他會把軍隊分成幾路,然後幾個方向同時出擊,哪路先擊破敵軍,就繞後包抄另一路,幾路之間互相配合,進展十分快速。

燕國的抵抗很頑強,而且燕國也算是個軍事上的強國,兵力並不比大周弱,但可惜的是與豪橫的西南軍大軍比,他們仍差著一些。在溫亦輝兵分幾路之時,他們沒有相當的兵力與之對沖,在西南軍幾路大軍合力包抄時,他們沒有人能做出快速的指揮應對,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足夠的糧草應對大軍的需求,將士們經常餓肚子,士氣上就弱了一截。

溫婉兒帶著大軍攻向了左路,最後與東方青雲包抄了燕國主力大軍,那一仗打得燕國三十萬大軍死傷過半,兩員名將戰死,可說是直接滅了燕軍的威風。燕國皇帝立即派人送來了議合書,被溫婉兒當眾撕毀,直言燕國要麼降,要麼戰,只能二選一,短短兩年就撕毀停戰協議的是燕國,燕國早就沒了信用了。

燕國皇上死了心選擇戰,他說什麼也不肯做個亡國「之君,但他的臣下可不這樣認為,再戰下去,也只是生靈塗炭,讓燕國百姓枉死罷了,於是也有了聲音希望燕國皇上看在百姓的面子上投降,最終這些人都被燕皇當眾折殺,這才歇了大半人投降的心思,但不少人已經做好了出逃的準備。

當一個國家不能萬眾一心之時,也就是這個國家滅亡最快之時。燕國皇帝在發現許多人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後,派人把這些人家都抄了家,大半人甚至直接賜死。而當溫婉兒帶領大軍兵臨城下之時,眾人才發現自家皇上竟然帶著一家老小帶著宮中金銀珠寶逃之夭夭了。

滿城的軍民頓時沒了反抗的情緒,堅起了白旗大開城門,迎了溫婉兒大軍進城,於是,百年大國燕國竟這樣悄無聲息的亡了國,大周軍隊終於取得了勝利,三年戰亂終於迎來了三國一統。

時間轉眼又至深秋,京城的街上已擺了三天的流水席,不少人都已開始繞著走了,原因無他,吃得太飽了,再聞到飯菜味覺得噁心。不少人閒著無事聚在一起,談論起新鮮的八卦。

聽說早朝時,皇上想讓西南王之子溫景浩尚公主,但被西南王給拒絕了,這讓皇上十分沒面子,但覺得是自己表弟,又有大功,便也沒再說什麼,誰知西南王反而又跪下求賜婚,他要替自己的三兒子溫景浩求娶玉祥公主,氣得皇上當場拍了桌子,這是在和他鬧著玩

嗎?但很快所有人就明白了西南王的意思,尚公主是他西南王府高攀公主,西南王求親是讓公主下嫁,這可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尚公主是另立公主府,獨立於西南王府,附馬也只能得公主召見才能相見,但公主下嫁則不然,除了身份尊貴些,其它的與一般新婦無異,當然,也沒哪戶人家真敢拿公主當兒媳婦,多半還是要供起來的,但至少於男子而言要有面子得多。

皇上還猶豫了下,隨之溫亦輝笑道:「本王的王妃已接到了大臣中十幾家人的媒書,但思來想去,還是覺得玉祥公主好些,公主在被挾持期間不畏懼強敵,敢於捨身取義,頗有我將門之風,因此本王才替兒子求娶公主,還請皇上應允。」

永德帝的臉色肉眼可見的好轉,嘴角也微微上揚了起來,笑罵道:「公主自然是好的,你家那小子也不錯,聽說可是京中眾權貴世家眼中的香餑餑,配玉祥公主倒也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