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子昂看了看姐姐沉下去的臉,有些怕怕地道:“姐,你又要變身母夜叉了嗎?”

溫婉兒皮笑肉不笑地一手攬過弟弟的肩膀,一手探向他的腰間用兩指捏起一點點兒的皮肉問道:“皮又癢了是不是?母夜叉可最喜歡修理你這樣的熊孩子了。”

溫子昂忙躲開道:“姐姐,我溫柔婉約的姐姐怎麼可能是母夜叉呢,你肯定聽錯了。”

溫婉兒白了他一眼,撫了撫裙子上的褶皺嘆了一口氣。

溫子昂拉了下溫婉兒的衣袖道:“姐,你笑一笑,就要到候府了,還有一場陣仗在等著我們呢,我們可不能讓人抓了把柄讓爹爹為難。”

溫婉兒拍了下弟弟的頭道:“你知道就好,記往,進了侯府要小心些保護好自己,吃穿住行都要長個心眼,說話也要多加註意,你如果壞了我的事,當心你的小屁屁。”

溫子昂忙討好地笑著應是,他雖然一直呆在軍中很少回家,但溫家人做的那些事他還是知道一些的,他不想被人害了,更不想被姐姐打屁股,那太沒面子了。

馬車漸漸慢了下來,溫婉兒望向窗外不遠處那氣勢恢宏的府邸,重新穩了下心神,該來的還是要來的,這裡將是她的戰場,她將要為守護自己的家人而戰,那些冷血的親人們放馬過來吧。

溫家是個什麼樣的人家溫婉兒還是做了不少功課的。

武寧候府溫家在開國時是軍候之家,只是子孫不爭氣,受不了聞雞起舞的苦,竟然個個都轉而習文,但大都是文不成武不就,到了這一代人時,只有六大世家之一的名頭,實際已是一個空殼子,聽說先皇宏昌帝都有意要收回爵位或是降爵了。

而這時,溫亦輝的母親,也就是溫婉兒的奶奶所在的李家出現了。幾十年前的李家,並不是如今風頭正盛的六大世家之一,其也只不過是個傳承了幾代富甲一方的商戶之家,可有錢又如何,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排在最末,按大周的規矩,他們連錦衣華服都不能穿。好在李家出了位才子李君義,十八歲時高中了狀元,於是李家開始思考擺脫商人的形象,轉而一心在官場仕途上攀爬。

正巧當時是個災害之年,李家老家主向先皇宏昌帝獻上了自己的半數家產,整整五十萬兩白花花的銀子,還有他美麗的大女兒,這個大女兒就是永德帝的母親,當今的皇太后。

李家的想法很美好,這樣做相當於出了錢換回一個皇妃的位置,從此和皇家沾了親,宮裡有了自己人,以後李家飛黃騰達還不指日可待。

實事上只能說當時的李家眼界太淺,不懂得朝堂裡的彎彎繞繞,更琢磨不透帝王的心思。

宏昌帝確實在為國庫缺錢而煩惱,對於李家獻上的金銀他是很高興要的,只是這個女人嗎卻是讓他心裡膈應,總覺得堂堂一國之君反受了個商戶的脅迫,但他總不能只要錢不要人啊。

最終宏昌帝把李家的大小姐收入了宮中封了李妃,但是直到李妃為宏昌帝生下了二皇子和五皇子,也一直沒有得到宏昌帝的喜愛,更不用說晉升妃位了。同樣的,李家也沒能得到什麼好處。

李家在不久之後發現自己走了一招臭棋,李妃不得寵愛,而且一入宮門深似海,他們是完全指望不上的。於是他們又打起了聯姻六大世家的主意。

當時的皇后孃家,也就是六大世家之一的胡家可說是在朝中獨佔鰲頭,而且一直打壓得其它世家抬不起頭來,逐漸沒落的武寧候府溫家就是其中之一。

李家主動找上了溫家,當然溫家的處境不好他們知道,溫家不是他們最好的選擇,但卻是當時他們唯一可選擇的,高傲的六大世家若是風頭正盛時,哪個能看得上他小小李家。

最終的結果是李家次女嫁給溫家長子溫寄寓為妻,李家出錢買通胡家保住武寧侯府的爵位。但是溫寄寓對妻子李氏並不好,很是厭惡她商人之女的身份,當然對她生的兒子溫亦輝不上心。李氏在溫家抑鬱寡歡而死,溫寄寓續絃禮部尚書劉傳文之妹,又生下了一兒一女,然後溫亦輝就成了這對夫妻的眼釘肉中刺。

馬車已經停下,武寧侯府大門敞開,一大堆人站在了門口歡迎凱旋而歸的大將軍,至少向世人展現出了這個家族對久歸子孫的歡迎。而當眾人進入府中,大門關上那一刻時,所有人臉上的喜悅便又淡了幾分。

在正堂內,溫亦輝帶著溫婉兒姐弟重新給武安侯夫婦行過禮,眾人也紛紛上來互相見禮,並且把事先準備好的一些見面禮送給溫婉兒姐弟,看上去好一番熱鬧歡喜,直到武安侯神色淡淡地問溫婉兒道:“那個叫康樂莊的莊子是怎麼回事兒,你父親好好的一樁喜事都被你給攪合了。”

溫婉兒還未答話,溫亦輝已是神色不快道:“父親,這事怎麼能怪婉兒,分明是有人蓄意陷害。”

武安侯一拍桌子道:“如果她老老實實什麼事情都不做,就不會有這些事,蒼蠅不叮無縫蛋,肯定是她德行有失才會招來這些禍事。”

溫亦輝不滿道:“父親,婉兒沒有做錯什麼事,她這些年幫了我不少,真論起來她只有功沒有過。這件事皇上已下令徹查了,一切等查出結果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