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氣尚早。

陳九州已經讓魏麟起兵,告別何通,帶著三萬人出了長風郡。不多時,又有一個大將,另帶著五萬的九江營,在半途中會合。

“參見陳相。”

陳九州隱隱記得,領兵的大將,約莫是個老關兵,靠著軍功擢升的。

“陳相,我叫韋東,以前陳相第一次入天子關,我便見過陳相了。”

陳九州臉色莞爾,那一回他帶著何風,可是九死一生。

“陳相放心,這一次入了許昌城,且看我五萬九江營,立下大功勞!”

“甚好。”陳九州滿意一笑,這才是將士該有的東西。

“行軍吧。”

“陳相有令,速速行軍——”

不多時,會師的八萬大軍,開始重新奔赴許昌城。

……

許昌,敬天殿。

坐在龍椅上的司馬佑,滿臉都是緊張。派往東面的探哨,已經回了幾道軍報。

說造反的十九路義軍,一路燒殺搶掠,致使百萬的百姓流離失所。更有甚者,許多百姓被蠱惑,加入到叛軍的隊伍,到了現在,這原本百萬的叛軍,已經聚到了將近一百三十萬人。

若是沒有這場叛亂起義,這些人,該是趙國重振國邦的力量。現在倒好,全做了叛賊。

“皇叔,募兵的事情如何?”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司馬佑凝聲開口。

“這些時日,共募得兵力八千人,加上原有的四萬人,依然不足五萬……”司馬楚說不下去,滿臉都是嘆息。

整個許昌,不知募了幾輪兵力了。這樣做,無異於殺雞取卵。但沒有任何辦法,先前許昌之外,便是北人大軍。而現在呢,又輪到了叛亂的起義大軍。

許昌城,似乎一直沒消停過。這八千人,已經是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從附近一帶徵募到的。

司馬佑目中有淚,“為了守住許昌,附近所有的百姓,幾乎是盡了全力。”

在場的文武大臣,皆是語氣嘆息。

這句話,司馬佑並沒有說錯,為了守住許昌,不僅是士卒,連著許多的百姓,也充作民夫,戰死沙場。

“諸位,趙國到了危急存亡之時,謹願諸位同心協力,打退叛軍!”說著,司馬佑突然半跪在地。

“陛下不可——”

無數老臣落淚,急急走上來,和旁邊的太監一起,將司馬佑扶了起來。

想想也是,自從烏沙郡之後,這趙國最後的國都,一直都在風雨飄搖。

“打退叛軍!”餘下的那些武將,突然都怒吼著齊齊開口。

司馬佑仰面朝天,在太監和老臣的攙扶下,重新坐在龍椅上。繼而,他便聽到了一個極好的訊息。

“陛下,東楚陳相,已經帶八萬大軍馳援,只差一日時間,便能趕到許昌城!”有兩個斥候入殿,其中一個,歡喜地高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