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含恨而亡 (4)(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時,种師道隨軍前往黃河渡口截擊金軍,在走到半路上的時候,忽然被一支軍馬攔截。种師道派准將鄭旗長前去檢視,究竟是什麼情況?鄭旗長奉命前去檢視,原來是宰相白時中、李邦彥派出的一直兵馬,當路下寨,不準任何兵馬透過。鄭旗長將此情況回報給了种師道。种師道策馬向前,告知對方自己率兵馬前往黃河渡口,截擊即將撤退的金軍。
把守道路的是朝廷禁軍將領魏志宇。种師道久鎮西境,英勇善戰,多有戰果,在朝野中現有很高聲譽,魏志宇對种師道也不得不高看一眼;但魏志宇受宰相白時中、李邦彥所派,白時中、李邦彥也明確告知魏志宇,他的任務就是攔截朝廷的兵馬,不得對金軍展開進攻,以便金軍迅速回撤,勿再起戰端,再燃戰火,致使汴京危急,百姓復受塗炭。故此,魏志宇雖然也很敬佩种師道,但軍令在身,不得不抗拒种師道的命令。
魏志宇告訴种師道,他乃是受白李二相之令駐紮此地,攔截任何兵馬透過。种師道心中甚是不滿,直接告訴魏邵宇,白時中、李邦彥乃文官,無權調動和指揮兵馬,我是靖難軍節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全權負責汴京及河北地界軍事行動,除了聖上,任何人無權干涉我的兵馬調動及指揮權。
聞聽种師道如此說,魏志宇遂掏出了欽宗皇帝的聖旨,高聲說道:“聖旨在此,種老將軍聽旨。”种師道見魏志宇掏出聖旨,又令自己聽旨,遂顫抖地從馬上下來,跪伏在地。
魏志宇高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兵馬乃國之重器,非私人所能調動也。因汴京周邊防務之需,全國兵馬皆由宰相白時中、同平章事李邦彥負責監管,非經白、李二相允許,任何人不得調動一兵一卒,違者殺無赦,無需奏請。欽此!”
种師道聽完魏志宇宣讀的聖旨,心中甚是不平。金寇入境,邊境危急,聖上十萬火急,調俺前往汴京,勤王護駕,並授俺靖難軍節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全權負責汴京及河北地界軍事行動,現如今如何又令白時中、李邦彥負責監管之事?白時中、李邦彥負責兵馬調動監管,那麼俺的兵馬調動權又如何行使?
种師道從地上爬起,仰首對騎在馬上的魏志宇說道:“魏將軍,聖上聖旨乃是下給何人?”魏志宇答道:“白李二相”种師道道:“聖上聖旨既是下給白李二相,對本人無約束力。請魏將軍讓道,俺要率兵前往河邊,截擊金軍。”
“種老將軍!”魏志宇道:“此事斷不可行!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本將只受白李二相指令,請涼末將抗老將軍之令不遵。”
眼看著金軍就要透過黃河渡口撤軍回國,而且現在是殲擊金軍最好的時機,此時機一旦錯過,再也沒有這樣的好時機了。种師道心裡著急,遂大聲說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王將軍,老夫以靖難軍節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之身份,正式命令你,立即讓開大道,所統兵馬併入本部,且令你為先鋒官,立即開赴黃河渡口,截擊金軍。”
魏志宇於馬上雙手抱拳,衝种師道一拜,回道:“種老將軍,末將斷難從命。”
种師道大怒,轉首對隨後跟來的种師中吼道:“調集兵馬!衝陣!”
种師中隨即揮動手中令旗。
种師中身後,西軍列陣前來。
魏志宇也高舉起手中長槍。魏志宇身後,兵馬部成兵陣,刀槍在手,搭箭在弓,等待著西軍衝陣。
种師道將魏志宇執迷不悟,定要阻止西軍北上,心裡大悲,遂在親隨攙扶下,覆上到馬背上。
魏志宇不為所動,緊盯著种師道。
种師道也望向魏志宇。
种師道看著魏志宇,誠懇地說道:“魏將軍,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目今,金軍犯我疆域,燒我城池,殺我百姓軍民,罪大惡極,不可饒恕,我等兄弟,無論有何恩怨,當同心御外,切不可做親痛仇快之事。”
魏志宇仍舊不為种師道勸說所動。
种師道續說道:“既是魏將軍不願隨老夫前往黃河渡口截殺金軍,請你移寨讓道,老夫自帶西軍前往黃河渡口,截殺金寇。”
魏志宇仍舊不說話,也不讓路。
种師道身側的种師中怒了,用長槍指著魏志宇罵道:“眼看金寇撤離,你攔著朝廷兵馬不讓過去,可見你就是個宋奸!”
魏志宇道:“兩位將軍,末將斷難從命。”
种師中揮了下手,令西軍衝陣。
魏志宇也揮了下手,其身後兵馬挺著槍湧到魏志宇馬側。
种師道悲憤交加,你吼一聲道:“魏志宇,既然你不肯移寨讓道,那我們只有大戰一場了!”
魏志宇回道:“非是末將不願移寨讓道,實乃有令在身,得罪終老將軍了。”
說著,魏志宇往後撤去,其身後幾個大將衝到了前面,護住魏志宇。
种師道悲憤交加,怒罵魏志宇道:“魏志宇!日你先人!,你究竟是宋人還是金人?!”正罵著,一口血就噴湧而出。种師道搖晃了下身子,從馬背上載了下來。种師中及种師道手下親隨大將大吃一驚,急忙從馬上跳了下來。种師中撲將了過去,將种師道抱在懷中,大聲喊道:“哥哥!哥哥!”幾個親隨大將也急聲喊道:“種老將軍!種老將軍!”
种師道臉色慘白,沒有任何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