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吃驚的時候,太上皇在童貫、高俅的擁簇下,正乘坐著遊船,在秦淮河中游玩。秦淮河岸邊,奔騰而來一支馬隊,一直來到與太上皇遊船並齊的地方,先是遙喊著給太上皇趙佶請安,隨即令童貫上岸接旨。

遊船上,興致勃勃的趙佶,遙見一支馬隊馳騁而來,眉頭一皺,轉首問身側的、童貫、高俅道:“二位卿,來的甚人?來做甚?可是二位卿指派而來的?”

童貫、高俅均未指派兵士來保護太上皇,他們所帶的兵士都在周邊的幾支遊船上,岸上馳騁而來的馬軍也讓童貫、高俅感到納悶。隨即,就聽到馬軍頭領給太上皇請安,令童貫登岸接旨。

趙佶聞聽到兵士們向自己請安,令童貫等俺接旨,知道來的馬軍乃是汴京趙桓派來的,遂令遊船靠岸。

遊輪靠岸,趙佶端坐在船頭,童貫、高俅站立兩邊,像是哼哈二將,童貫、高俅身後,是趙佶帶來的妾姬及民女。遊船四周,又有六七隻遊船,劃至岸邊,上面站滿了拿刀持槍的兵士。這些兵士是保護太上皇趙佶及童貫、高俅等人的。

岸上,馬軍兵士們跳下馬,跪伏一地,高聲向太上皇趙佶喊道:“太上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上皇趙佶擺手道:“免禮!”眾兵士們爬起身來,其中一位為首的將領高聲喊道:“聖上有旨,童貫童樞密登岸接旨!”

童貫聞喊,慌忙登岸,跪伏在地。

為首將領展開聖旨,高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目今,金人犯境,汴京危急,著令樞密使童貫,於接旨之時, 速遂宣旨官返回汴京,以堪汴京防務大事。”

童貫叩首,高呼道:“臣童貫謹遵聖旨。”

隨即,童貫接過了宣旨將領手中的聖旨。

遊船上,著急問道:“你這將領,俺且問你話。”

馬軍將領忙跪伏在地,等候趙佶問話。

趙佶道:“此乃休閒娛樂之地,大庭廣眾之下,無規矩可講,你且平身。”馬軍將領遂爬起身來,望遊船上趙佶一拜。

趙佶問道:“現在京師情況如何?可有勤王兵馬趕赴汴京?”

馬軍將領答道:“回奏太上皇。金人圍困汴京日緊,汴京情勢危急,好在種師道大人統西軍數萬人馬,已抵達汴京,正與金人周旋。汴京城中,也有朝廷兵馬十餘萬,汴京城暫時無恙。”

“好!好!”趙佶點頭道:“新帝宣童樞密返京乃是因何?欲令童樞密掌管守城兵馬,與金人決戰?新帝不知道童樞密、高太尉在保護朕嗎?”

馬軍將領回奏趙佶道:“回奏太上皇,這個為臣真不知道。為臣只管將聖上旨意宣到。”

趙佶見說,心中略有不悅。

岸上,童貫望太上皇趙佶一拜道:“啟奏太上皇。聖上有旨,臣不得不返回汴京,臣不能侍候太上皇了,請太上皇多多保重。”說著,童貫眼中垂下淚來。

趙佶心裡也難受,對童貫說道:“既是新帝有旨,宣你返京,你便返京去吧,俺這裡有高太尉陪護,萬無一失。另外,你在返京時,挑選精兵強將一千,一路護送你返京。”

趙佶擔心童貫路途安全,故有此說。

童貫彎腰答道:“多謝太上皇牽掛。太上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即,童貫與太上皇告辭,返回南京兵營,點起一千餘馬軍,隨著來將,望汴京馳騁而去。

汴京城下,完顏宗望因姚平仲夜襲兵營之事,大為惱火,除了令王汭催要經營綢緞、令眾將領們全力攻城外,就是拿康王趙構、太宰張邦昌出氣。

康王趙構面色冷峻,不亢不卑,極為鎮靜。相對於康王趙構,張邦昌在完顏宗望面前,嚇得面色土灰,渾身顫抖,說話也結結巴巴,更顯得康王趙構的凌然之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