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值守宮門的是殿前司指揮使張炳忠,他見張叔夜帶著一漢子來到宮門前,趕忙上前,向張叔夜一拜道:“末將不知府牧大人前來,有失遠迎。”張叔夜認識張炳忠,若是平日,少不了幾句寒暄;然而,此時的張叔夜,心裡著急,急於見到欽宗皇帝趙桓,要向趙桓推薦燕青,無暇與張炳忠閒聊,遂略微一還禮,說道:“張將軍,快快稟告進去,開封府牧張叔夜有要事覲見聖上。”

張炳忠又雙手抱拳,對張叔夜說道:“實在對不住府牧大人了。聖上有旨,今日有要是處理,早朝取消,任何人不得入宮覲見。”

張叔夜見說,心裡好奇,心想,正值金兵兵臨城下,汴京危急之時,有什麼要務比汴京城防還重要?聖上此時不見任何官員,就不怕貽誤了大事?事出反常必有妖,今天的這個情況,顯然不正常。

張叔夜又試探著請張炳忠特事特辦,往宮裡稟報一下,看聖上是否會特例召見。張炳忠面上甚是為難。張炳忠道:“張大人,非是末將不肯稟報宮中,實是聖上有明確旨意,不準任何官員入宮覲見。”

張叔夜道:“乃是為了何事?”

張炳忠左右看看,趨近張叔夜,小聲耳語道:“聖上要在今日離京南下,前往襄陽,怕有大臣阻攔,故此不允許任何大臣入宮覲見。”

張叔夜見說大吃一驚。昨日的時候,太常少卿李綱請求聖上留在京師,以穩定和鼓舞汴京軍民保衛京師,聖上親口答應了李少卿,且任命李少卿為汴京留守,今日聖上怎麼忽然就要離京南下,前往襄陽?這個時候,聖上若是離京南下,必然動搖汴京軍民保衛汴京的信心,後果不堪設想。

張叔夜轉動著腦筋,想著辦法,想著如何才能把欽宗趙桓給勸阻在汴京宮中。張叔夜想了一陣,覺得還是趕緊派人通報太常少卿李綱,因為李綱是欽宗新任命的汴京留守,全權負責汴京防衛,李綱應該有理由將欽宗趙桓給勸阻住。如此想著,張叔夜趕忙派人,前往汴京留守處,向李綱通報情況。

李綱得報,大吃一驚。急忙帶著幾位隨從,趕至宮門前。李綱與張叔夜見禮後,讓張叔夜暫時回府,他隻身一人,請求入宮,覲見欽宗,勸其留在京師,領導汴京軍民抵禦金軍。

李綱對張叔夜說道:“張大人,就目前情況,我們一同入宮,御林軍殿前司定然不會放入,不如你先回開封府,下官以汴京防務要事需向聖上稟報為由,強行入宮,勸阻聖上南下。有什麼情況,下官隨時通告府牧大人。”

“也好!”張叔夜道:“汴京之安危,全在李大人身上了,還望李大人無論如何留住聖上,不要上聖上離京南下了。”

李剛道:“府牧大人放心,就是抱聖上的腿,下官也要把聖上給留在京師。”

張叔夜雙手抱拳道:“難為少卿大人了。”說畢,張叔夜想起身後跟著的燕青,心裡大喜,忙對李剛說道:“少卿大人,俺有一員大將將推薦與你。”李綱見說,忙問道:“府牧大人推薦的大將現在何處?”張叔夜道:“遠在天邊,盡在眼前。”李綱聞言,便看向張叔夜身後的燕青。

李綱見張叔夜身後站著的燕青,六尺以上的身材,三十左右的年紀,三牙掩口細髯,十分腰細膀闊。再看那容貌,唇若塗朱,睛如點漆,面似堆瓊。

李綱見了燕青,覺得張叔夜推薦的這漢子,外形俊俏,姿質風流,兩眼清純,精巧伶俐,似乎不像是武將,倒像是幫閒的公子哥。

張叔夜身後,燕青跨前一步,與李綱見禮道:“末將拜見少卿大人。”李綱也與燕青還禮,面上不怎麼歡喜。

張叔夜對李剛說道:“少卿大人可能不知道,他乃太上皇特封的侍衛官,專門負責護衛明妃娘娘的,名叫燕青。”

“燕青?”李綱愣了一下,問道:“可是人稱浪子的好漢燕青燕將軍?”

張叔夜答道:“正是!”

李剛大喜,慌忙又與燕青見禮道:“有眼不識泰山,不知是燕將軍,多有怠慢,見諒,見諒。”

燕青也慌忙給李綱還禮道:“願在少卿大人靡下為保衛汴京而效死命。”